第33部分(第2/4 頁)
,改來改去,委實令人頭痛。“他們追來嗎?”
“大概不會了,我們走的是小路,未露形跡,況且他們可能認為我已路死溝渠啦!老夫享壽九十八,也早該死了。”
“老丈,你怎說這種……”
“我說的是實話,苦練八十年的先天真氣早散了。”
“老文的精神不是仍然矍釣嗎?”
“不行了,這是迥光返照,走吧!還有五十里路要趕”
歷山,高僅一里,並不大,山的西南有一座村莊,叫歷鄉,村西有兩重地塹,谷地叫神農宅,裡面有九個井,一井水動餘八井皆動,居民視為神地,西面有一個不大的小石穴據說是古神皇神農大帝出生之處,穴口有巨石,建了一坐神農廟,有兩名廟祝在主持香火,甚是冷落。
神農穴在穴口往下看,深約丈餘,上窄下寬,可容五六人站立穴內,一無異處。
中原背了老人,一陣急趕,從淺水處越過小河,直趕歷山,繞道越田野到了西面。
西面登山巔,在一坐樹林中歇了,老人吩咐中原至村中找食物,切記不可洩露行藏。
中原乘夜色下山,到村中獵食,想不露行藏,唯一之法是偷,別無他途。
他偷了兩隻雞,留下了一錠白銀。帶回山上告訴了老人,拾枯枝將雞烤熟了,兩人飽餐一頓。
第二天一早,老人氣色大不如前,臉上已泛上了灰色且氣息漸弱,他命中原將他背至可以俯視山下景物之處,指下面各處景物之處“下面這個村落,乃是我出生之地,想當年,我先父因逃兵亂,遠走大洪山避禍,我年方五歲,夜間失足跌訣河,與家人失散,最後逃回村中,村人中途遇兵,死亡殆盡,留村之人反而苟全,我也就成為孤兒,你可看到村西那所廟朝嗎?它叫神農廟。前十年我在廟中苦度歲月,無意中發現朝後神農穴內,留有前輩高人的武林絕學,我下了廿年苦功,卅五歲出道一把劍嘯傲江湖,行俠仗義,令黑道兇魔聞名喪膽,望影心驚,我行將物化,得你之助幸保生命至今,今似以神農穴中的絕學相贈……”
“老前輩……”中原驚叫。
老人搖手止住他往下說,木然地說:“我以神奇劍術君臨江湖,出手如電,劍若驚鴻,博得驚鴻劍地名號,盛名得來匪易,連寰字四侶也對我刮目相看,彼此神交,你內力修為不夠,必須習得超凡入聖的罕見奇學,方能有成,不然無法馭劍稱霸武林,可惜我已無法傳授你的心決,只能指引你入穴之法,自去尋找有緣,穴中有幾種神奇劍術。心決與招路全刻在石壁上,就看你的毅力與恆心,能參悟多少就是多少,今晚你入穴,將我的遺蛻界入穴中藏好,我在泉下也將感激你的盛情。”
他語氣愈來愈虛弱,取過烏竹杖,拔出節塞,倒出一顆徑寸大珠,晶寶如凝脂,毫光四射,又說道:“這顆珠,乃是我五十年前返鄉一行,在東北面骨出下一個穴中石無意中得來,據說,就是有名地隨珠,那兒原是隨候築邸與白蛇養傷之地,白蛇夜間含珠酬恩,這珠便對了天下奇寶,隨候死後,用珠殉葬,是否即是此珠,誰也不敢斷定,但這顆珠確是蛇珠,夜間可發光,光照丈餘明察秋毫,最大地用處是可以吸取百毒,留在身邊將有大用,今晚你入穴,正也用得著它。”
接著,老人便將入穴之法與開啟石門之法—一加以詳說,話一說完,人已搖搖若倒,色如死灰,氣息赤弱至幾不可聞,支援不住了。
“老前輩……”中原扶住他惶急地叫。
老人雙手一鬆,珠杖同時墜地,倚在中原懷中,仍強提一口最後餘氣,說:“孩子好自……為之……你雖志不在江湖,但有藝在身,進可行俠江湖,退可全身保命,不可等閒視之,我去了,祝你父……子……重逢有日……善自……珍……重……”
說完,雙目一合,溘然長逝。
中原對這位一代奇俠,一個孤零零的老人遭遇,灑下了無限的同情之淚,也感到無限愴然。
這天是八月十三之夜,月華在初更已開始上升,滿地銀光,天空中萬里無雲,夜風凜凜,遍山都是秋蟲鳴聲。村落中疏落的犬吠聲,打破了夜空的沉寂。
二更初,中原腰插烏竹子,抱起驚鴻劍呂化龍的遺體。向神農穴掠去。
孤零零的神農廟燈火全無,廟祝早已埋沃大睡連長杖燈明也沒點起,可以看出這廟中的香火是如何的冷落。
穴在廟後五六丈,鬼影俱無,中原起初心中忐忑,但一近廟旁,便已穩定了下來。
神農穴的穴口四面用木欄圍住,穴口不過兩尺見方,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