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大票子就會像洪水一樣湧來,能把他們的房子塞滿。”
周正:“看你西裝革履,大腹便便的模樣,你現在肯定早已越過了貧下中農線,介乎於富農和地主老財之間吧?”
同學訕訕地:“我一個小小的辦事員算個啥?手中沒權,整日琢磨著想腐敗……呃,也沒腐敗的條件哩。”
同學把菸頭扔進便池裡:“可能法庭辯論開始了吧。走,進去聽聽。”
周正:“你今天可是幫我的大忙了!”
同學:“唉,你千萬別把我剛才說的弄到報紙上去了,要是惹出麻煩,我可不承認。”
周正:“你放心,你講的,只不過幫助我更加全面深入地瞭解了這個案子的背景罷了,我能給你這老同學添麻煩?”
畫面三:周正與同學回到法庭,看見被告黃老闆正在向法庭作最後陳述。
周正埋頭寫稿,滿面疑惑地聽著黃老闆的陳述,黃系廣東人,口音難以聽懂,再加之緊張,語無倫次,更讓人糊塗。
周正站了起來:“老同學,謝你了,我得馬上趕回去發稿,現在報紙競爭得如同打仗,要讓別的報紙的記者搶了先手,我今天就白辛苦這一趟了。”
同學:“怎麼,急得連判決也不聽了嗎?”
周正:“怎樣判決對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鴨子怎麼會生出個雞蛋來?哈,我就拿這句話做文章的標題,妙不可言……簡直是妙不可言!”
第二天早上,成都的大街小巷到處響起了報販的吆喝聲:“早報,早報!快看省交通廳一處長被騙一百萬鉅款!快看《鴨子為什麼生出雞蛋》來!”
過往行人 紛紛購報
這天的《×××報》一版上採用了通欄大標題:“《鴨子為什麼生出雞蛋》”,並配發有兩張庭審照片。
甘業民處長一到交通廳,便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看到了當天的《×××報》。他匆匆將文章瀏覽了一遍,頓時又驚又怒,一掌砸在了報紙上:“混賬!媽的狗屁記者,那一百萬關我什麼事?怎麼說成是我的?混賬透頂!簡直是混賬透頂!”
正在這時,桌上的電話響了,甘業民拿起電話,話筒裡傳來了正在四川省警察學校就讀的獨生兒子焦急的聲音。
“爸爸,你看今天的《×××報》了嗎?記者說被騙的一百萬是你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爸爸,你要真是……真弄了一百萬,我在警校可怎麼處得下去啊?我今後還有資格當警察嗎?”
甘業民安慰道:“兒子,你放心,這是那早報記者胡編亂造的,判決書上寫得清清楚楚,那錢,是當事人諶虹的,我不過是履行公民的責任,出庭為她作證……唉,這樣吧,今晚你請假回家一趟,親眼看一看法院的判決書就清楚了。”正與兒子說著話,手機又響了。甘業民道:“兒子,爸爸的手機響了,晚上見。”
甘業民放下電話,拿起手機,原來是朋友見了報紙,擔心他出事,特地打電話前來關心。甘業民又作了一番解釋:“是老李啊,見了見了,這是記者搞錯了,報社張冠李戴,硬把這一百萬栽到我頭上,我不會善罷甘休的。”
手機正通著話,桌上的電話又響了。打電話的都是他的朋友和親人,弄得他苦不堪言。而且,當他上洗手間時,看見樓道上有人在竊竊私語,猛一見他,趕緊轉過臉,溜進了旁邊的辦公室。
而此時,正趕往紅星中路川報大院上班的周正的心情恰好與甘業民截然相反。
一路上,他路過幾處報亭時特意停下來,向報販打聽報紙的銷售情況,得知今天的《×××報》因為他撰寫的頭版文章而導致銷售量一路颯升,他像喝下一杯濃醇老酒,歡喜得腦袋瓜子有些兒發暈。
待他走進充滿現代色彩的採編辦公室,同事們紛紛向他打招呼祝賀。
一位女記者嚷道:“嗨,周正,你怎麼姍姍來遲啊?剛才老總紆尊降貴到我們採編室來專門誇獎你哩。你知道嗎?今天的早報連續加印了兩次,把我們老總那張苦大仇深的老臉笑得來陽光燦爛,溫暖無比。”
另一位同事也恭維道:“老總這一高興,你娃的實習期就算是提前到點了。”
女記者又道:“老總還誇你靈光乍現,說這麼吸引人的標題,咋個就讓你這腦瓜子想出來了。”
而此時他們的老總正獨自呆在總編室裡,怡然自得地斜靠在沙發上,點上一支菸,將茶几上的報紙展開,再一次瀏覽《鴨子為什麼會生出雞蛋》。
正瀏覽,寫字檯上的電話響了,老總放下報紙,拿起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