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治孤專家,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個大高手了,至少勝負感和觀察力都得一等一才行)
楊海長考了一個半小時,終於氣勢洶洶地對白子動手了。
這是這一盤棋唯一的轉機,楊海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認為這種打法是對自己有利的。
第一卷 十年一劍 一百三十一章 白爺你好,白爺再見
一百三十一章 白爺你好,白爺再見
楊海有一種感覺,對方這枚孤子肯定不是單單用來打斷自己棋形的,他覺得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對著這枚孤子拼命攻擊,對方也不可能會退讓,絕對會拼盡全力把這顆子給保下來。
這個就是風格的問題。
有些人擅長棄子,放棄區域性利益以謀求更大的利益;但是有些人卻是寸土必爭,寸步不讓。很難說這兩者誰更好,就傳統圍棋來看,顯然棄子戰術對於中國人來說更加容易接受,但韓流圍棋自古以來就是非常重視實地的打法。韓流的棋士往往會下出讓中國棋士嘲笑的棋形,然後帶著一場讓中國棋士目瞪口呆的勝利離開。
棋形破碎並不代表什麼,如果讓一個外人來看,大概會覺得這盤棋楊海佔了很大的優勢,因為楊海的佈局非常華麗,而金永炫的棋簡直難看死了。
但事實上呢?
圍棋有一種理論叫做效率理論,那就是每一步棋都走出最高的效率來,這一盤棋肯定就會贏了。這種說法聽起來還是挺有道理的,但是效率是什麼?效率是形容詞,形容詞都是比較而言的,這個時候異常注重實地完全不關注自己棋形的金永炫就給楊海上了一課。
假如我的一手低效率的《無》《錯》小說 m。QulEDU。Com棋,能夠逼迫對手用效率更低的方法來應對,那麼我的這一手棋依然算是高效率的。
楊海好像是一個身懷絕世武功的劍客,而金永炫就像是一個扛著鐳射槍的農民。
劍客正被農民搞得狼狽不堪。
楊海感覺,自己過度注重風雅和漂亮的棋形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金永炫的打法就是注重實際效果,外表的醜陋他根本就不去理會。再加上金永炫的基本功異常紮實,不像楊海一樣隨手頻出,楊海很快就落了下風,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這個時候,金永炫突然開始進攻了。
楊海看著那顆打入自己地盤的黑子,心思活躍起來。
他不是傻子,而且雖然狼狽,但是依然保持著冷靜,看到這一步棋,本能地覺得似乎是一種轉機,所以才長考了整整一個半小時。楊海在心裡尋思,自己和金永炫的差距在哪裡?
差距就在開局和官子上面。
開局的時候,雙方的差距顯露無遺,金永炫明明沒怎麼反制,只是看上去中規中矩地走了幾步,但是楊海還是被壓制得抬不起頭來。官子呢?那就更不用說了,楊海知道自己的收官有多爛。
想要打贏金永炫,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中盤勝。
楊海下圍棋最強的地方就是中盤的廝殺能力,十幾年的遊戲生涯給了他非常強烈的勝負感,而其他遊戲的磨礪也給了楊海異常出色的心算能力,再加上楊海天生就非常強大的想象力,楊海自信,自己的中局能力絕對不遜色於世界級高手。這也是他在做七宗罪的任務的時候敢跟系統下那種盲棋的原因。心算對於圍棋來說意味著什麼就不用多言了,勝負感更是一種重要的天賦,有的時候,棋士下一手棋,明明他沒有把這一步棋機關算盡,但他就是能感覺出來,在這裡落子是非常好的,是能佔便宜的,是能給對方帶來很**煩的。這種感覺就叫做勝負感。中盤何其複雜,世界上最好的棋士也沒有辦法算盡每一步棋,有時候就要靠著經驗和勝負感來打了。
楊海緊緊地盯著這顆打進自己地盤的黑子,他已經探出了金永炫的棋風,那就是寸土必爭。如果自己展開攻擊,那麼金永炫絕對不會置之不理,肯定是要拼了命地治孤。這樣一來,就會直接拉起激戰的序幕。
開始亂戰的話,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楊海長考一個半小時,拈起白子,狠狠地落在了棋盤上。
飛
喲嗬,這麼兇幹嗎?
金永炫右眼皮狠狠地一跳。
他以為對手會為了自己的棋形而退讓,結果這一次他居然開始反擊了。
金永炫心中冷笑了起來,怎麼,你以為把局面攪入亂戰,你就能贏我了?你以為我這個治孤專家,亂戰高手的稱號是白叫的?就憑你這個水平,也想在中局佔到我的便宜?
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