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頁)
麼報復行為。
要是讓他們知道了,你猜我們會有什麼下場?”郭伯達瞄了弟弟一眼,這個季達平時是有小聰明,可遇到大事的時候,就有點拎不清了。
這個錢可是兄弟倆最後的家當了,無論以後東山再起也好,養老也罷,這點錢的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現在拿出來給了別人,下個月又追債的時候怎麼辦?
“再說了,王氏大小姐現在已經不接我的電話了,聽說我在王公子那裡借了錢,還還不上,估計王氏家人都把我當成了災星了。”郭伯達不是沒想過這個關係,可是雪中送炭的人沒有,落井下石的人卻是很多。
“唉,那怎麼辦?我們回臺灣,還是繼續在內地待下去?”郭季達其實也知道沒幾個人會雪中送炭,而且他也親眼看著哥哥打電話去給王家,好話說盡,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分開吧,那個賬戶是在你名下的,你留在大陸等待訊息,然後這邊的關係也別斷了,常跟他們聯絡,訴訴苦,說說落難的生活什麼的。
我就回臺灣去跑跑關係,把自己裝的可憐一點,看能不能重新開一個小廠,從頭再來吧。”對於自己的下場,郭伯達其實早有預料,所以也做好了一些安排。
工廠抵押出去,現在被清算,那也是僅此而已,並不會對人生安全造成什麼影響,都破產了,還能怎麼樣?
因為臺灣的破產法是債務追討終身制的,所以郭氏兄弟第一時間就把欠下的個人債務給還了,雖然還有一點沒還清,但數額不多,與債主們也達成了了諒解,所以回臺灣是沒問題的。
而工廠是抵押給日本銀行,又是在內地出現債務危機,不影響他哥倆在臺灣的生活,所以郭伯達才有膽子回去,不然,臺灣的社會團體就會教他怎麼做人。
至於工廠當時就是低價抵押給銀行的,銀行在吃到了這塊肥肉之後,也不會特意的去追討剩餘的債務,完全可以達成庭外和解,唯一可惜的就是當時是打包了整個工廠去抵押,時間倉促,沒有徹底的核算具體金額,這裡面郭氏兄弟是虧到吐血了。
但誰叫你當時急著用錢呢,自己主動的找的抵押,怨不得別人吃掉你。
不捨的看著工廠的廠房,郭伯達心裡其實比郭季達更加憤恨,可是這有什麼辦法呢?都怪內地的政策,說交易無效就交易無效,說頒佈政策就頒佈政策,不會預先通知一聲麼?放出點風聲也好啊,自己來內地投資這麼大,一點優惠有沒有,一點都不民主。
自己都四十五歲了,從七十年代開始白手起家,二十年間終於掙起了一份家業,想不到短短半個月內就敗光了,想要從頭再來,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了。
郭伯達深情的看著自己一手一腳建設起來的廠房,努力的說服自己還有機會,在他看不見的背後,郭季達卻是眼珠子溜溜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連手中抓住的酒瓶歪倒了也沒有察覺。
明天哥哥就要回去臺灣了,那自己……
站在窗臺前的郭伯達滿懷的心思,並沒有察覺到任何異常的情況,看見遠處逐漸靠近工廠的汽車,他知道,銀行的人來了。
郭氏兄弟的工廠被銀行接收,將來還會拍賣的訊息很快就傳播開來,甚至遠在日本的袁光華也收到了訊息。
打電話回香港,讓滙豐的人幫忙去探查一下這個工廠在哪裡之後,他就把這是拋到一邊去了。
因為他又發現了好東西。
三洋電機轉讓它在日本的窗式空調生產線,連帶打包出讓的還有全套窗式空調技術,本來袁光華對這個訊息是毫無興趣的,畢竟現在世界的潮流已經逐漸的偏向了分體式空調,窗式空調由於噪聲太大,安裝不方便,逐漸成為市場的拋棄品。
可由於當時就提了一嘴,說窗式空調太落後了,對這樣的技術沒興趣,要是有新技術那可以談一談,結果三洋電機就真的派人來談了。
還帶來了研究到了一半的移動式整體空調的技術,三洋公司在國內建廠的時間比較早,光是買電機就賺個盤滿懵�模�踔劣辛艘恢種蛔齙緇��刂瓶盞髟賜返南敕ǎ�韻殖傻牟�凡輝僂度刖薅畹難芯孔式穡�衷諤�滌腥嗽謔掌評茫�⒓淳蛻廈爬辭⑻噶恕�
這一上門,可讓袁光華、蘇況、蘇景禎都糾結不已,這技術和生產線要還是不要好呢?
作者君:穩定三更,大家來個助攻,有票的給票,推薦票也好啊。
麼麼噠……(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章 商業調查(三更完畢)
紐約,皇后區小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