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認命吧_76(第2/3 頁)
望眾位輔佐淑妃,勿使京中生亂。”
直到他大步流星地走出殿外,眾人腦海中那波衝擊才過去,紛紛問淳于嘉那是怎麼回事。淳于嘉手捧大印,凜然答道:“朝中之事,是陛下託付皇后,皇后又託付我,請眾位大臣盡為輔助我,為陛下守好京城。至於後宮之事,不是臣子所宜探問。”
淳于嘉雷厲風行地隔絕內外,安排京師戒嚴,又派人到長沙、宛陵一帶打探訊息,只是為了皇太孫的聲譽與鳳玄行刺方便,不曾正式發下邸報,宣告天下宛陵王叛亂之事。
淳于嘉在京中籌謀之際,宣帝在百越也不少費心思。自從知道後方不穩,大軍的行進速度比原先又快了許多。但百越天氣炎熱,越往南走越覺著溼熱難當,天氣有時竟熱得像初夏一樣,連春衫都有些穿不住,甲冑上身時更是捂得滿身是汗,如水珠一般不停自額上流下。
好在謝仁所領前軍已會同那兩營騎兵攻下了四會城,大軍總算有地方休息,不必在野外受地氣蒸烤。進得城後,殷正就命士兵原地休整,四處採購祛溼熱的藥物熬製湯藥。下頭士兵們都以為百越國都近在眼前,又能在城中休整幾天,自然都是歡欣雀躍。卻不知自宣帝以下,凡能夠得上議事級別的將領們卻都為了後方之事愁緒滿懷,就連休息都不能安下心來。
謝仁為拿下四會城已然苦戰了十餘日,還未能好生休息,就聽說了傅湘失陷在長沙郡之事。
當初他在宮中時,就是傅湘的人軟禁了他,隔絕他與宣帝,因此他對傅湘並沒什麼好印象,對他失陷敵手一事也不似旁人一般心痛,而是直問道:“眼下夏朝外無強敵,內無亂政,不過是徵一小小的百越,國中怎麼敢有人作亂?會不會是當初朱煊謀反的餘孽……”
殷正一眾將軍哪聽得了這種話,只礙著在君前不能替朱煊說話,便都對他怒目而視。謝仁視若無睹,毫不在意地繼續分析著反賊的身份。帳中氣氛波瀾詭詰,宣帝實在看不下去,微微搖頭,攔住了謝仁的話頭:“阿……朱煊的事就不必再提了,眼下後方既沒傳來別的訊息,就說明那些反賊還沒追至百越境內,咱們這支隊伍雖是孤軍,暫時倒也不怕叫人抄了後路。朝中自有老臣,三位后妃也都是有能之人,反賊不會有什麼下場,眾將只需考慮眼前這一仗怎麼打就好。”
有宣帝居中調停,雙方態度都才緩和起來。謝仁閉口不提朱煊,只說:“眼下軍中糧食只夠用月餘的,攻城已是不易,何況一國之都防備如何緊密,一個月內未必就能攻下,還要想法子籌糧才好。”
殷正默默嚥下心底那點不平委屈,換上了一副公事公辦的面孔:“我為主將,籌糧之事我自當想辦法。如今百越都城已近在咫尺,謝將軍且先帶人渡江,為大軍做前哨吧。”
謝仁拱手應道:“這是我的本份,絕不會令陛下與殷將軍失望。”
前軍經過十數日攻城戰,正是要休整的時候,宣帝雖急於攻城,卻也不能用疲兵,便留出數日令兵士休息。謝仁去巡視過受傷計程車兵之後,就直接回了宣帝的行宮。房中比外頭還要悶熱些,宣帝正用擰了巾帕擦著頭上汗珠,不曾戴冠,衣服也穿得不太整齊,見謝仁進來便連忙往屏風後避去。
謝仁過去拉住宣帝,灑然一笑:“我又不是那些老頭子,陛下不用這麼嚴陣以待,只以最自在的裝束見我就是了。許久未見,陛下精神似乎不太好,可是這些日子奔波得累了?”
宣帝隨著他往外走了幾步,到桌邊坐下,看著他嘆道:“長沙郡有反賊作亂,已斷了大軍後路,朕豈能不憂心?”
謝仁坐到他面前,伸出姆指抹平他眉間豎紋,含笑勸道:“朝中自有賢臣,一地之亂又能亂多久。陛下既會安慰臣屬,也該開解開解自己——徐將軍與嵇將軍兩路大軍算日子也快抄到番禺了,我再休整數日便帶人渡江。過江之後便盡是平原,大軍碾壓過去,管教百越王自縛雙手,出城請降。”
宣帝左眼皮不停跳動,一手揉著,低低嘆道:“但願如此吧,只是朕今日眼皮不停跳動,卻不知主何吉凶。”
謝仁傾身過去細看,宣帝眼皮果然隱隱抽動。他並不大信神鬼之說,略想了想便道:“我倒聽過一種治眼皮跳的法子,陛下若不嫌棄,我可試著治一治。”說著便將嘴唇湊了上去,用舌尖舔著正在跳動的那點皮肉。
宣帝殊無防備,讓他嚇得身子向後傾了一傾。謝仁便抬手按在他背後,將雙唇壓了上去,舌尖繞著他眼皮轉了一圈,又漸漸向下移去,落在鼻尖輕咬了一口。宣帝聲音微微發顫,一手抵著謝仁的胸口,低聲叫道:“阿仁,你先去休息,不久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