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在這一年中,我們重點講述了從美國回來的海歸張朝陽和中關村標誌性人物王志東的故事:這一年,王志東參與創辦的四通利方和馮波服務的羅伯森?斯蒂文森公司簽訂了國際融資服務合同,王志東由此在美國留學生馮波的幫助下開啟了新浪成長之路。同是這一年,已經回國一個年頭的張朝陽開始拿著他的商業計劃書穿梭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尋求那些可能給他錢的人。
這兩個人,張朝陽是海歸的符號,王志東是具有海外視野的本土創新派代表,他們兩人的故事在之後的5年內不斷成為媒體報章關注的焦點,雖然之後路徑不一,也沒能一直站在中國網際網路這個大舞臺的最中心地位,但在當時,這兩個人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堪稱一時瑜亮。
因為陳章良,張朝陽回到中國
走下飛機舷梯,張朝陽感到一陣寒意,他想不到11月初的北京會如此之冷。搓了搓手,張朝陽拎起兩個手提箱向機場外大步走去。外面,是他尚未觸控到的中國網際網路事業。這一天是1995年11月1日,而前一天就是張朝陽31歲的生日。
儘管想來不大可能,但張朝陽堅持認為,他回國創業的第一天,即1995年11月1日,北京是下著雪的。也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張朝陽的回憶如此寒冷。
張朝陽是個文學青年,此時的他仍保留著閱讀小說的習慣,他最喜愛的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和張承志的《北方的河》類似這樣能展示自己純情一面的小說。張朝陽曾騎著腳踏車去看後者書中寫過的永定河。之後張朝陽的敏感、自省,他的英雄主義情結都能從中找到根源。
正是這份過分的自省讓張朝陽在很長時間內是一個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的人。
1981年,17歲的張朝陽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系,他的理想是做一個陳景潤式的人物,關在只有一盞小煤油燈的屋子裡解數學題,一整天只吃一個冷饅頭。1986年,22歲的張朝陽考取了李政道獎學金,可以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讀物理,但卻突然間發現自己沒有了目標。東遊西蕩地混完了在清華的最後一年後,他來到美國。
到美國後,張朝陽變得非常反叛,開始恣意地、甚至有些放肆地享受他的青春。他在銀行裡從沒有存款,但他要買車,而且一定得是敞篷車,開車路過商店時會來個急停調頭,進去買一副墨鏡戴上。穿衣服一定要穿POLO,甚至他還梳過Ponytail(馬尾)。1993年張朝陽在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畢業,留校做博士後,繼續狂放不羈。
1995年7月,張朝陽以麻省理工學院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的身份出國後第二次回到中國,前一次是陪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務長,這一次則是陪著校長回國的。張朝陽安排了校長與當時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見面,也陪著那位校長去了北大,接待人是陳章良,彼時陳章良剛被提拔為北京大學的副校長,那年陳章良34歲,張朝陽31歲。
陳章良34歲當上北京大學副校長這件事對張朝陽的觸動很大。回到美國後,張朝陽就決定三個月後一定要回到中國。回國後親眼見到國內的景象,再加之訪問了許多朋友,張朝陽發現一個在中國生活的人是多麼幸福。他們生活在自己的文化裡,非常充實。而在美國的華人則是不在主流文化圈子裡的一群人,跟社會幾乎沒有太多關係,只是麻木地生活在另一種意義上的世外桃源裡。
這一次,和之前很多次的選擇一樣,張朝陽同樣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知道的是,他要回中國去。回國做什麼,他也並不知道。
張朝陽在1995年回國時選擇了做網際網路,原因無他,因為在這個時間段裡,正好有這樣一份能幫助他儘快回到中國的工作而已,當然,這份工作所在的網際網路行業對張朝陽也頗有吸引力。
張朝陽在麻省理工學院所加入的實驗室的導師雖然是學校的副校長、一名物理學家,但他本科專業是學計算機的,因此他要求他的研究生、博士生對計算機必須要精通,否則他就根本不會讓你畢業。對於張朝陽來說,在實驗室工作最大的收穫就是運用計算機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所以,因禍得福的是,當別人還在華爾街、諮詢公司工作的時候,張朝陽卻有這樣一種閒情逸致在網上漫遊,而這一玩就轉眼到了1994年。
當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快,張朝陽於是就想搞一個“ChinaOnline”(中國線上)公司。Ridingthewavesofourtimes,oneistheingofageofth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