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了這個密摺。我不說他反對不反對,我要問,淮安王怎麼知道的?
韋挺:陛下要查的話,這樣的事情查清楚不難,但是查出的關係,公不公開,難。這屬於洩露禁中語,能得知禁中語的,不是封王,就是重臣。
貞觀之治 第二十一章(6)
李世民:那以後還有什麼禁中語不禁中語!
韋挺:是,即刻就查。
魏徵:臣以為,此事最好不必有什麼結果。
李世民:什麼意思?
魏徵:御史大夫說得很明白,與其說洩露禁中語牽涉重大,不如說削減封王牽涉重大,即使洩露禁中語的事情查得水落石出,如果是近臣不小心洩露,最多隻是處分而已。現在至關重大的是削減封王,既然天下已經議論紛紛,朝廷就應該儘快公佈,以解天下之疑問。如果現在急急查辦洩露禁中語的事情,封王就會漫無邊際地懷疑,###由此而生。
李世民看看房玄齡、杜如晦。
房玄齡點點頭。
杜如晦:兵部掌握的情況,應該與此有關。
李世民驚異。
杜如晦:不少封王在自己的封土上,都有動作。
宣旨官宣旨:大唐皇帝聖旨,凡郡王降一等,為縣王。
大殿中議論聲聲。
長孫安業府內,李孝常氣憤地將酒杯摔開。
長孫安業:你獻的那個永豐倉,隋朝的糧食早就吃完了,現在裡頭裝的是唐朝的糧食。
李孝常:裝的是武德的糧食。
長孫安業:趁武德的糧食還沒吃完……你還算是有功勞,吃完了,就沒有人記得你的功勞了。等死不如闖禍。
李孝常凝視著長孫安業:你說得對。
兩儀殿內,李世民的座位附近,散放著一些情報,李世民將看完的手卷擺在案几上,想了一會兒,看杜如晦。
李世民:按路程算來,這是十天前的涼州情況了。
杜如晦:兵部的訊息,突厥在涼州最近調動越來越多,兵部要求涼州都督府詳細報告。但涼州沒有答覆。兵部擔心涼州不穩,請求陛下准予朝廷派使者前往。
李世民站起來,走到旁邊鋪在地上的地圖前:兵部有長樂王的訊息嗎?
杜如晦:兵部沒有,戶部的訊息還是涼州的走私情況。
李世民:長樂王如果只是走私,以後處理再說。現在的問題是,長平王武德四年死在突厥箭下,長樂王去年抗擊突厥也有功勞,他會和突厥合謀嗎?論起來,長樂王算是本家爺爺。
杜如晦:長樂王脾氣暴躁,涼州又是阻擋突厥的第一線,他們有權宜之權,不太把兵部放在眼裡,這也是兵部難辦的地方。
李世民:我讓御史監這條線立刻查一查長樂王,削減封王之後,情況會不太一樣。
長樂郡王李幼良領著長孫安業在馬廄裡走。
李幼良:我們李家得了這個天下,有個屁用!封的這個王,越來越小,還封它幹什麼?
長孫安業:大小還是王嘛。
李幼良伸出小拇指,掐著最後一個關節:小成這個樣子,你把它剁了,頂多是疼一下。
長孫安業:你想讓它大成什麼樣?
李幼良:如果這麼小了,我就不如自己(把手攥起來)做個拳頭。
長孫安業:郡王,你這話我沒聽見。
李幼良大笑:長孫大人是想引誘我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來,好到陛下面前稟報嗎?
長孫安業:我怎麼能做這樣對不起郡王的事?不過,類似的話,我在別人那裡也聽過。
李幼良:誰?
長孫安業:義安王。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貞觀之治 第二十二章(1)
兩儀殿內,李世民放下手裡的奏章:怎麼長樂王也捲進來了?
房玄齡:自始至終,長樂王都在其中啊。要不是長樂王,那香料怎麼能從胡人手裡轉到張婕妤那裡。
長孫無忌:我看走私恐怕只是個開頭。這些人心裡真的在想什麼,誰都說不好啊。
房玄齡:此事一定要追查到底。
長孫無忌:查是一定要查。只是怕打草驚蛇,引來更大的麻煩。
房玄齡:這我看倒不必顧慮。長樂王現在羽翼尚未豐滿,實力也遠遠不足以和朝廷抗衡,他做不出什麼大的舉動來。
長孫無忌:我看不如這樣,索性我們先唬一唬他,說有人告他謀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