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內侍:陛下,趙郡王到。
李孝恭進入,施禮。
李淵:孝恭啊,朕要感謝你。你呈上來的平江南條陳,真是字字千金。
李孝恭想說話,被李淵用手勢制止。
李淵:隋煬帝久鎮揚州,但別看江南地盤大,人口多,兵力實在不強。唯一的力量又被派到洛陽,成了王世充的主力。所以,在軍事上江南微不足道。可大唐不派軍隊過去,他們也不會自動歸順。動武勢在必行。蜀地在南北朝時期安定富庶,又據長江上游,從蜀地出發,順江而下,江南一定勢如破竹。你的條陳既解決了朝廷的大問題,又不必花費太大氣力,真是大功一件。
李孝恭:臣不敢居功,這是李靖的條陳,臣不過轉呈而已。
李淵:不,這條陳你不同意嗎?
李孝恭:臣當然同意。陛下,開府李靖的十點計劃,我讀了一夜,逐條推演過。陛下和殿下有何疑慮,我可以逐條答覆。
李淵:這就是了。李靖請你轉呈,就是在徵求你的意見,如果你不同意,你還會轉呈嗎?
李孝恭:不會。
李淵:所以朕要命你為夔州總管,南征蕭銑。
李孝恭大喜過望,連忙起身拜。
李孝恭:臣多謝皇上。
李淵:行軍的組成你有什麼考慮?
李孝恭:臣可否請李靖同行?
李淵:李靖,是個不錯的人選。那讓李靖為長史。
李孝恭:謝陛下。
李建成:父皇,依兒臣看,趙郡王並沒有參與李靖的條陳。
李淵:我知道。
李建成:可……
李淵:我要孝恭當行軍大總管,我肯定這個條陳中也有孝恭的看法,在戰場上他執行這個條陳中的計劃就會很安心。
李建成:可是,陛下為什麼不直接任命李靖為長史,而要趙郡王自己說出來呢?這不是讓功給他嗎?
李淵:你要切記,君不與臣爭功。所有臣下的功勞,不都是君主的嗎?李靖是個大才,要他主動配合,聽從孝恭指揮,必須是他對孝恭感恩才行。這麼一場大仗,他們的配合是最重要的。
李建成:兒臣明白了,父皇如此這般苦心,都是為了這次出征。那要不要立刻召見李靖?
李淵:你又心急了。孝恭一定會找李靖,而李靖一定知道我會召見他。但是,這麼一場大仗,我必須要他準備充分。
李建成:召見後,他不就可以立刻準備了嗎?
李淵:這次出征,對於李靖也是難得的機會,他會為召見做準備,準備作戰計劃。過兩天,我就根本不用問他了。
洛陽城外,唐朝的軍隊在城南排開陣勢,遠遠地與洛陽對峙。
李世民與尉遲敬德騎在馬上。李世民:按計劃,發動吧。
尉遲敬德一揮手,鼓聲大作,驚天動地,由緩變疾。開始還可以聽到鼓點,後來就響成一片。鼓聲忽然停止。
王世充與單雄信、杜淹等站在城頭。
單雄信:陛下,他們要進攻了。
王世充看過去,唐朝軍隊整齊的隊形在緩慢地前進。
洛陽城頭上計程車兵吃驚地望著下面,心生恐懼。
王世充看到士兵的反應,平靜地對單雄信說:給他們一點厲害看看。
單雄信:拋石車、強弩預備。
士兵們紛紛給拋石車上石,強弩在幾個人的拉動下張開,斧頭一樣大的鐵箭頭對準城外。
瞭望計程車兵大聲報告距離:八百步……七百步……六百步……五百五十步……
單雄信:強弩,準備發射。
唐軍忽然停住了腳步,陣營向兩側移動,遠處出現了唐軍的騎兵,騎兵後面翻滾著巨大的煙霧。騎兵的旗幟和煙霧越過步兵,擋在了步兵前面,而後來的騎兵和煙霧依然源源不斷。
貞觀之治 第一章(8)
王世充:唐朝有多少騎兵?
單雄信:看來是傾國而來。
杜淹:不會使詐吧,哪來這麼多人?
單雄信看了一眼杜淹,沒有說話。
王世充:單將軍決定進止。
單雄信:是。陛下。
城下已經看不清騎兵了,只有成千上萬面旗幟在煙塵###。而煙塵正在向洛陽城逼近。
瞭望士兵:五百步。
單雄信:發弩!
嗖嗖的聲音掠過天空,射向城下滾滾的塵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