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長子繼承父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大哥,還是由你來即位吧!”
“不,由你繼位是父王遺志,我怎麼可以不遵奉呢?”
伯夷也以這一點為理由,堅辭不受。
兩人互推多日未有結果,後來,伯夷乾脆出走。聽到此事的叔齊立刻跟在後面,同樣逃離故國。
叔齊追上伯夷後,兩人同道前往東方。
“我們到哪裡去呢?”
“到天子所在地如何?”
“紂王已不是人心所歸的物件啊!”
“那我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呢?”
“據說,西伯甚得人心。”
“對。聽說這個人很照顧老百姓,尤其是老人。我們就到周國如何?”
“好啊!”
兩人透過商都,前往西方。但此二人有所不知,西伯——也就是文王——這時候已經不在人世了。
文王去世後,由武王繼位。弟弟周公任輔佐之職,掌管國務的是太公望。周國在這個嶄新陣容之下,企圖###殷商取得天下。
文王晚年,將國都由岐山山麓遷至豐邑,其地在長安西北方。
伯夷和叔齊來到豐邑附近才知道文王已死。
“怎麼辦呢?”
“來都來了,我們就投靠西伯的兒子吧!”
“不曉得他是怎樣一位人物?”
“我們沒有聽到不好的風聲啊!”
“好,那就找他去吧!”
周都豐邑正處於一片蓬勃氣象之中。文王去世後籠罩一段時期的愁意已經散去,這個地方此刻呈現的是一股歡騰之氣。
——暴虐紂王非予討滅不可!
——依天意,行革命!
——周的時代來到了!
伯夷和叔齊進入充滿朝氣的周都時,剛好看到一列軍隊行進而來。
“那是什麼?”伯夷問路人。
“你不知道嗎?那是準備到東方###暴君紂的軍隊啊!”
“頭一輛車上豎有一塊木牌,那是什麼?”
“那是已故文王的牌位。軍隊供奉這枚神牌,準備渡過黃河,在盟津會合諸侯聯軍後,繼續往東進軍!”
兩兄弟對望一眼。
“這是不對的……”
這句話同時從兩人口裡衝出。話未畢,兩人已拔腿往前奔跑。
在隊伍前頭的是武王。
伯夷和叔齊由左右兩方衝上前去,拉住武王馬轡。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戰爭),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
《史記》列傳以如是之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