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還擺不平嗎?於是劉琦就去找諸葛亮,姐夫啊,幫個忙吧。諸葛亮再三地推辭,為什麼呢?諸葛亮不好說,論身份,諸葛亮現在已經是劉備的部下,因此他也是劉表的部下;論輩份,劉表現在的妻子是劉琮和劉琦的後母,而劉表的這個妻子和諸葛亮的丈母孃是姐妹,因此,劉琮也好,劉琦也好,是諸葛亮的後表舅子,所以他幫誰都不合適啊,不好攙和到這種事情裡面去。劉琦沒有辦法,他就跟諸葛亮說,哥啊,我那個園子裡面有些寶貝,你來看看,把諸葛亮請到他園子裡面,說在樓上。兩個人上樓上,劉琦就下命令,把梯子撤了,然後跪下來說:現在我們是上不著天,下不著低,這個範圍內只有我們兩個人,你的話從你的嘴裡出來,到我的耳朵裡,就爛在我肚子裡面了,沒有人知道,可以說了吧?唉,諸葛亮說,那這樣吧,他說你知道重耳和申生的故事嗎?重耳和申生是什麼呢?晉獻公的兒子,是晉獻公前妻所生,申生是太子,重耳是公子。晉獻公後來娶了驪姬,寵愛這個後妻驪姬,想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就要謀害這兩個兒子,結果怎麼樣呢?結果申生留在晉國不走,最後被謀殺,重耳逃出去,保全了性命,最後回國來當了國君,就是晉文公。這麼一說,劉琦恍然大悟,哦,明白了。
正好這個時候江夏太守黃祖被孫權殺了,江夏太守沒人了,劉琦就去找他爸說那我去做夏太守。好,你去吧,劉表批准了。劉琦帶了一萬人到了夏口,就是現在的漢口,武漢市的漢口,做了江夏太守。所以這個歷史有時候非常好玩兒,以諸葛亮經天緯地之才,初出茅廬第一計,是給人家處理的家務事。但是為劉備立了一大功,因為劉琦帶走的這一萬人是後來赤壁之戰中劉備一半的本錢,因為赤壁之戰劉備兩萬人,一萬是關羽的水軍,還有一萬就是劉琦的兵。
劉表的這個後事安排是不恰當的,它為後來荊州的分裂打下了基礎,甚至可以說自從劉表做出讓劉琮接班,把劉琦派出去當江夏太守的這個決意以後,荊州集團在事實上已經分裂成兩派,一派以劉琮為名義上的代表,背後是蔡瑁、蒯越這些人。蒯越我們前面講了是曹操欣賞的人,蔡瑁估計與曹操有舊,跟曹操老早就認識了,後來曹操得到荊州以後,還進了蔡瑁的家,到了他的內室,見到了蔡瑁的妻子,可見曹操和蔡瑁的關係是很好的,那麼這一派我們可以叫做降曹派。
另一派以劉琦為名義上的代表——這倆人都只能當名義上的代表,這倆人沒用的,——背後是誰呢?背後是劉備、諸葛亮。劉備和諸葛亮的政治態度也是很清楚的,劉備是決心要抗曹的,因為劉備不可能投降曹操,他是從曹操那兒背叛跑出來的,而且曹操已經說過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投降曹操他能有什麼好下場,他只有死硬到底。而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已經都規劃好了,就是要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也不會主張劉備去投降曹操,所這一派我們無妨稱之為抗曹派。
劉表是什麼態度呢?劉表是既不想降曹,也不想聯吳,他想守中立,他想保住他這一畝三分地。但是他管得了自己,他管不了兒子;管得了生前,他管不了身後。而對他的後事他居然做出這樣一個安排來,豈非是草包。所以陳壽對劉表這個人的評價不高,他也是把劉表和袁紹放在一起評論的,他說劉表和袁紹這兩個人的共同特點是有儀表,人長得漂亮;有風度,儒雅;第三,有名氣,名聲很大;第四,也有成就,我講過袁紹他的成就已經超過了他的祖輩和父輩,劉表到荊州以後由單騎入宜城到一統荊州,也是有成就的。但是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陳壽說這是這兩人的共同特點,所以說是漂亮的草包。
* 劉表雖然憑藉權術和謀略在荊州暫時站穩了腳跟,但他有限的權術和謀略並不能幫助他在荊州長久地站住腳跟,因為他胸無大志,心胸狹窄,再加上一些錯誤的決策,最終為荊州的分裂埋下了伏筆。而袁紹也是心胸狹窄之人,也做出過很多錯誤的決策,最終也導致了失敗的結局。那麼,劉表和袁紹除了這些相同點之外,他們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在這裡我還是要給劉表說句公道話,劉表和袁紹還不能說是完全一樣。第一,袁紹是自取滅亡,劉表是在劫難逃。袁紹是自己去惹曹操的,官渡之戰是袁紹發動的,劉表沒有發動過戰爭啊,他是個“自守這賊”,他只是想守住自己這塊地盤,他是因為荊州變成了必爭之地,他在劫難逃啊,第一點。
第二點,以劉表的能耐,他除了做一個“自守這賊”以外,他也別無出路,他沒有能力進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