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來輔佐一個人成就帝王之業的,只不過在後來的鬥爭中是朱元璋勝利了,他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諸葛亮一樣是出師未捷,不過他身沒死就是了,羅貫中沒死,但是這種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樣的,所以他在塑造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難免寄託自己的一些想法。何況諸葛亮這個人確實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一個榜樣,中國古代讀書人差不多都是有諸葛亮情結的,就是自覺不自覺地就把自個比做諸葛亮了。
但是我們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古代作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岳飛也是精神偶像,還有很多這樣的人,為什麼惟獨諸葛亮在中國讀書人、文化人、知識分子,在人民群眾當中他那個地位那麼崇高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三顧茅廬,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飛、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請四請請出來的,就諸葛亮一個人請了三回。而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他有一個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他很想出來做事情,所謂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他這一肚子滿腹的經綸,一肚子的學問,一身的本事,他有一個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來,他只有找一個好老闆,因為他自己做不了老闆;但是另一個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擊,受不了冷遇,不願意自己腆著臉找上門去讓人家踢出來,最好是所有的老闆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門去請他出來,而這樣的例子只有這一個。那麼羅貫中作為這樣的一個讀書人,這樣一個文化人,他擺出這個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嗎?他肯定要大寫特寫,這個我猜測可能就是《三國演義》這個“三顧茅廬”它背後的這樣一種心理。
那麼不管怎麼說,“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上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其實在我看來,是劉備先找諸葛亮,還是諸葛亮先找劉備,是見了三次談了三次,還是去了三次談了一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談了什麼。如果說他們真的是談了三次,我們就無法知道它的全部內容,我們只知道一個結論性的意見,那就是隆中對,在“隆中對”裡面諸葛亮的政治天才表現得淋漓盡致,“隆中對”也成為中國古代一篇有名的對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七年以前,也就是建安五年的時候,還有一個人向孫權提出了類似的建議,這個人也和諸葛亮一樣主張“先三分、後一統”,那麼這個人是誰呢?請看下集——隆中對策。
這一集我們講《隆中對》,什麼是“隆中對”呢?所謂“隆中對”實際上是劉備和諸葛亮在隆中的一次密談,《三國志》說得很清楚:“因屏人曰”,也就是把其他的閒雜人等,甚至我估計連關羽、張飛都離開了那個密室,只有劉備和諸葛亮兩個人談,劉備就提了一個問題,劉備說: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術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這是劉備的提問,這段話歷來不太被人注意,認為這不過是一番套話,一個帽子,就像我們現在寫文章一樣,穿鞋戴帽,要有一個起頭。其實這段話是有意義的,就說開頭這十二個字:“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就是現在我們漢王朝這個政權已經很危險了,曹操這個奸臣掌握了國家的政權,而我們的皇上實際上是在落難。這段話劉備是必須說的,這是他的身份決定的,因為他是所謂“帝室之胄”,就是他是以劉家的宗室、後代這個身份來參加這一輪角逐的,他必須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表明自己心繫王室、心憂天下的這樣一個政治立場,保證他政治上正確,這樣他提出需要諸葛亮來幫助他的要求才能夠得到理解,才能夠得到同情。
接下來的那麼一段話也不是空話,這段話的意義在於說明情況,宣示決心,表達誠意,提出問題。什麼情況呢?就是我“智術短淺,遂用猖獗”;什麼決心呢?“志猶未已”;這樣才提出了“君謂計將安出”,請足下說說看,我該怎麼辦呢?他這樣一番心意,諸葛亮當然是理解的,也是同情的。而且諸葛亮也非常清楚地明白劉備提出的關鍵問題,“君謂計將安出”,不是說主上蒙塵,我們皇上現在日子不好過該怎麼辦,而是我劉備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一直寄人籬下,顛沛流離,成不了大事,該怎麼辦?所以諸葛亮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從“奸臣竊命,主上蒙塵”說起,他回答他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是什麼呢?諸葛亮為劉備分析當今天下的形勢,他說當今天下的形勢是什麼呢?是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什麼意思?就是自從董卓作亂以後,各路諸侯分封割據,搶佔地盤,我們大漢王朝已經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