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1/4 頁)
當下便派了下人偷偷到外面打聽。
同一時間,義忠郡王允禎下了朝後也派了人去打聽從荊州到京城一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162、氣運加身(上) 。。。
兒女漸漸大了,不再時時依偎陪伴在自己身邊,蘇宜爾哈偶爾覺得有些寂寞。對宮務她無愛,長春宮的種植雖然上了軌道,可是下邊的嬤嬤們一見自己動手便嚇得什麼似的,澆水、鬆土、除草等活幹脆趁自己忙別的事時搶先幹了,她想活動活動身子也沒地兒給她理。
胤禛大部份的心思撲在政事上,蘇宜爾哈有一段時間忙著照顧他的身體,後來覺得有些累有些無聊有些茫然,漸漸地便也放開了。這一世的他身體健康得很,就算一天只吃一頓也完全能再活個幾十年,她看出來了,他的《混元金身訣》前兩部份的煉體和煉氣都已到了顛峰之境,只差一步便可圓滿進入第三部份修真的築基階段。
估計是吃空間出產的東西多了,體內靈氣充足吧,不然進境怎麼這麼快,她都沒注意到。她不知道自己繼續閃動翅膀將他拖入修真境是否是正確的,對於一個人間帝王來講,他的條件已經夠好,沒必要再進一步。
她不再關注自己,胤禛反倒巴巴地往長春宮跑得更勤快了,投注在政事上的精力也沒那麼多了,不過蘇宜爾哈有自己的訊息管道,知道他將他那些能幹的兄弟和臣子都分派了不少差事,有推行優勢種植的(搞農業發展),有治河的,有整頓吏治的,有繼續完善稅制的,有完善軍機處的……
還有整頓八旗的——他將這事交給了敦親王允俄主持,淳親王世子弘曙、貝勒弘晊、貝子弘映還有個小跑腿弘晨從旁協助。
很多東西蘇宜爾哈不懂,她也不會去亂出主意,她聽聽也就算了。有些東西胤禛知道她比較擅長,她也不吝建議和幫助,比如農業方面的種籽種苗;比如治河,多的她的也不懂,不過在河邊多種樹,讓樹龐大的根系抓緊泥土保證水土不流失,在合理的位置建設水庫,旱時蓄水、澇時放水的功能這幾點她還是記得清楚的。
她知道,如今的他也不會想什麼就做什麼,他自有一批手下去試驗去研究,可行性高了,也只會試行,並不會一下子大面積推廣……不過攤丁入畝還有去掉賤籍這事他並沒有放緩腳步,尤其是攤丁入畝,這項改革的比稅制更加讓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受惠,當然,它受的阻力也很大就是了。出乎意料的,胤禛將這件事交給了廉郡王允禩和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曄、簡親王嫡次子永謙去辦。
廉郡王允禩沒想到皇帝會將這麼重要的差事交給他去辦,心中五味雜陳,從康熙五十年開始,他知道自己奪儲無望被皇父厭棄後,他知道無論哪個兄弟上位都不會真正放心地讓自己在政事上施展拳腳,雖然不甘心,可是這麼多年了,他早有心理準備,也願意過閒散王爺的生活了,沒想到……雖然這件差事是個苦差,會得罪人,不過他不想錯過,不是還有弘時弘曄和簡親王的兒子永謙嗎?自己若想重新站在朝堂上可不能再一味地博美名了,看著其他兄弟被皇帝一一重用,只有自己被閒置一旁,那滋味也不好受。
這輩子他再不想累死自己,這是重登帝位的胤禛的想法。登基後諸事底定,他開始著手安排各項強國之策,沒人可用?他不是有一大堆能幹的兄弟嘛,白放著不用那是浪費錢糧,不定還讓他們沒事搞這搞那地給自己添堵,還不如分派出去辦差呢,反正辦好了有獎,辦不好,降爵,扣俸。
有時候一些政策他上輩子也沒推行過,謀臣也拿不定益弊,他心中沒底時便會帶著蘇宜爾哈跑去暢春園找他的阿瑪——在暢春園養老的太上皇康熙詢問意見,順便看看很久沒見的雙胞胎兒子。
康熙有時會指點他幾句,有時卻不甩他,說他已卸下皇帝這職位,不想再操勞這些。這時胤禛和蘇宜爾哈只得放下政事和宮務陪他一起種田,蘇宜爾哈自己的那塊水田她還叫人梨深了田溝放了魚苗進去,結果收成時,她不僅水稻收成比胤禛和康熙高了一成,連魚也陸陸續續收了上百斤。
就在胤禛思考著水田養魚的可行性時,蘇宜爾哈感覺到很久沒有動靜的空間又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知算不算晉級?
她找了個時間進去一看,空間裡天高闊朗,靈氣濃郁,幾個蓮花池周圍的土地全變成了厚厚的金色,池子外面的看不見的結界也愈發堅固,吉祥正在那裡撲騰著長長的焰光羽翅。
“吉祥,你在幹什麼?”蘇宜爾哈打量著大了一圈的吉祥,發現變化最大的便是它的翅膀,每個從原來的一米多拉長到三米左右,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