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頁)
狠心,扔給了宇文小麻桿兒一道聖旨,內容大抵就是,國子監所屬各司職,宇文小麻桿兒可自行任命,不需經過吏部審批,但需要到楊廣這裡備案。
此外,楊廣還口頭上給宇文小麻桿兒下了個嚴令,年內必須拿出一套完整的科舉制度推行方案來,並最遲不超過明年就付諸實踐。您可以在百度裡搜尋“哈十八”查詢本書最新更新!
第三卷 大業年間(ha18。com) 第二百七十六章 錢的問題
幹好教育部,嗯,是國子監的工作,首要的,自然是要先把學校給辦起來。(哈十八ha18。com純文字)
太學已經有了,而且是在太常高熲老頭的轄下,這個自然不用再弄出來個多餘重複的,可國子學、四門學、書學、算學這些可都要重新起爐灶的。
國子學還好說,主要是教授儒家經義,這個就算找不到大儒,隨便找些個不得志的寒門老儒生湊數還是沒問題的。
書學和算學也大抵差不多,倒是那四門學,主要是佛、道、巫、醫等諸般雜學,比較麻煩,不但很難找到專業的老師,而且這些門的學問,前途難料,若非有獨特的偏好,尋常之人自然也實在沒啥興趣。
尋思了半晌,宇文小麻桿兒最後還是找到了太常高熲老頭的頭上來。
對於宇文小麻桿兒的求助,高熲老頭很是大方地一揮手,便從手下各部給宇文小麻桿兒調撥去了二十多人當教師去了,而且門類還相當的齊全。
隨後宇文小麻桿兒又把徐德言小老頭和魏徵從龍門書院裡調撥了出來給自己當副手。
徐德言老頭官拜從四品的國子監司業,相當於訓導主任;魏徵則當了個正五品的國子博士,總覽教學事宜。
至此,這國子監的架子算是初步搭了起來。
接下來便是教育規範的制定,以及國子監招生的問題了。
由於楊廣太過摳門,既想讓宇文小麻桿兒辦成科舉,又捨不得從自己兜裡往外掏錢,所以實際上這國子監雖然頂著個國字號的名頭,可實際上經費非常的少,饒是宇文小麻桿兒精打細算,那點兒經費也就勉強能夠維持個兩百人左右的規模!
再多,宇文小麻桿兒可就要自己往裡貼錢了!
要知道,這國子監可是官學,不比龍門書院這般野路子的義學,宇文小麻桿兒就算有錢也有心往裡貼錢,也不敢吶!到時候,一旦楊廣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就不妙了!
此外,國子監的招生也是個問題!
按照楊堅時代的舊例,國子監的就是個等級森嚴的貴族學校!
國子學的條件入學資格是以三品以上以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
太學則以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為生員。{免費小說ha18。Com}
其它廣文館、四門館、律學、書學等等也依次都各有品級要求,最低等的則是術學,招生物件是八品以下及庶人子。
而今宇文小麻桿兒執掌國子監,本意又在推行科舉,給天下寒門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自然不想再把國子監辦成這般的貴族學校。
可受資金限制,這國子監的招生名額又實在有限,而且各學科前途高下也有分別,若是當真完全公開招生選拔,一個不好,還是世族大家壟斷國子學的局面。
思量了再三,宇文小麻桿兒決定,索性還是以考試的形式決定招生物件。
不過在具體的招生政策上,宇文小麻桿兒還是做了許多的手腳,比如,報考國子監的學生必須是義學出身。
而且,宇文小麻桿兒還對這裡面的義學概念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那就是面向全體大隋百姓免費招生,並且有一半以上的生員來自平民家庭的學校,方才能夠稱之為義學!
陰謀鬼祟了許久,又把徐德言小老頭和魏徵兩個招來反覆計議了十數此,宇文小麻桿兒終於整出了一整套教學制度來。
()免費電子書下載
自覺萬事具備,宇文小麻桿兒遂聯合龍門書院和太學又搞了一次規模盛大的國子監入學考試!
就在宇文小麻桿兒這面折騰得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時候,那廂,許國公宇文述老頭又遇到了一個貌似不大不小的心煩事兒,而這事兒的核心,則是錢的問題!
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出事兒險些被宰,而宇文家族名聲最顯赫的宇文小麻桿兒也從一個實權大將軍被貶為了一個光桿司令的閒散文職的位置,於是,有那有心之人開始認為,宇文府已經開始走向沒落了,便想著,就算不落井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