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1/4 頁)
眼見賊頭高士達都死了,楊義臣便沒再理會那些逃跑的小雜魚,竇建德因此得以倖存。
隨後,楊義臣接連出擊,把山東各地的亂匪收拾了個鬼哭狼嚎。而竇建德呢,卻很是低調地跟在楊義臣的身後下里收攏那些潰散的匪兵。這其中就包括當初幹掉了竇建德的同鄉孫安祖的另一股亂匪張金稱所部的人馬!
沒過幾個月,因為被虞世基告了小黑狀,楊義臣被楊廣解除兵權,其所部人馬也被就地解散。
而竇建德卻趁機招兵買馬、收攏人心,就連原本楊義臣手下的隋軍,也有很多被竇建德收入囊中。
兵強馬壯之後,竇建德四下出擊,攻城略地,霸佔州縣。
與其它亂匪的一刀切的殺官造反模式不同,竇建德很注重收攏那些基層官吏,往往還能據其才德委以重任,讓其幫自己治理郡縣。
因此,竇建德所部人馬過處,許多郡縣都是望風而降。
得到了這些大隋基層官員們的支援,竇建德所部人馬迅速發展壯大,很快便突破了十萬的大關。
()免費TXT小說下載
年前,河南的瓦崗寨亂匪李密圍攻洛陽,情勢甚急。
楊廣遂召集各州縣精兵往洛陽增援,並任命幽州總管薛世雄擔任各路大軍的大總管。
薛世雄自幽州出兵往洛陽,自然要經過河北。
於是,薛世雄就想把盤踞於河北的竇建德給順手滅了。
薛世雄手下此刻有三萬精兵,而竇建德所部雖然名義上有十萬大軍,可這些大都是農民軍,真正的農民軍!
這些人平時回家務農,只有遇到戰事時,方才應竇建德的號召帶上菜刀、斧頭出征。
此刻正值秋收,農忙,竇建德手下的那些農民伯伯都回家收秋地去了,一時半會兒,召集不上來!而竇建德身邊,只有聊聊數百的親軍!
危機時刻,竇建德倒是很有些急智。
一方面,竇建德放出風聲,說自己手下沒人了,沒法和薛世雄硬拼,只好逃回山東豆子航避難去!
另一方面,竇建德卻緊急召集人手,然後分前後兩路,對薛世雄發動百里奔襲。
也是竇建德運氣好,當先的竇建德親領二百八十名親軍趕到百餘里外薛世雄的營地時,已是天亮時分。
按說這個時間不是偷襲的好時機,可偏偏正趕上那天大霧,丈餘之外都看不清人影。
結果,竇建德領著那兩百多人果斷出擊,硬是把薛世雄所部的三萬人馬殺了個七零八落,相互踐踏而死甚至自己人互毆致死者不計其數。
等到竇建德所部的後續大隊人馬趕到時,隋軍已經徹底成了亂軍。
一場亂戰過後,薛世雄這個隋軍主將,最終只帶著幾十人逃回了幽州。
()
回家之後,薛世雄也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得知自己三萬大軍居然被不到三百的亂匪打敗,薛世雄羞憤交加,一病不起,沒幾天便掛了。
自此,幽州之地群龍無首,軍權盡歸薛世雄手下幾大虎賁郎將掌握。幾經爭鬥後,最終羅藝勝出,並自封幽州總管,成為了割據幽州的一大諸侯。
而竇建德呢,經此一役聲威大震,籍此在河北一帶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其麾下隊伍也一再擴張,終於成為中原地區屈指可數的一大亂匪。
不過,竇建德所部雖然聲勢浩大,可還是沒法與河南瓦崗寨的李密相比。
而李密呢,雖然成就了中原第一大亂匪之名,可卻並不滿足,還想兵不血刃地吞掉周邊的各大小亂匪。
其它小股義軍對於投靠李密還沒什麼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可似竇建德這般,本身都已經坐擁十數萬大軍,儼然一方土皇帝之人,自然不肯屈居人下。
可竇建德又不願惡了李密這個近在咫尺的強鄰,遂以北拒幽州羅藝為藉口,幾此三番地拒絕了李密的招攬。
懾於李密的赫赫yin威,竇建德把大部分勢力都收縮在了河北,只在山東老家漳南一帶保留了一少部分人馬,並像模像樣地幾次出兵北向,和偽幽州總管羅藝打了幾架。
可惜的是,這次,命運的天平沒再向竇建德一方傾斜。
數次相爭,竇建德都被羅藝揍了個鼻青臉腫、損兵折將,至此,竇建德擴張的步伐終於放緩了下來。
而竇建德的對手羅藝,地處幽州面皆敵:北有突厥;南有竇建德;西面是突厥可汗俟利發的好基友反賊劉武周、梁師都之徒;東面則是據守遼東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