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4 頁)
殷狀元立命丫頭用銅盆送來熱水,亨利洗著手對郭大人和威廉少校說:“是瘧疾,很典型的瘧疾。剛剛發病,治得還算及時。”
殷狀元忙道:“能治好吧?”
“你可以放心。”醫生還是那麼面無表情,說的卻是中國官話,雖然不如郭大人的中國話流暢,也完全可以聽得懂。這使得在場的中國女人們很意外又很高興,殷狀元嬌媚而誇張地拿雙手在胸前合攏,高聲讚道:“啊呀呀!亨利先生竟能說這麼好的中國話,謝天謝地呀!……”她沒有忘記討好地再看一眼郭大人,說,“但願不要誤了佳期才好。”
醫生看都沒看她一眼,卻瞄著郭大人微微一笑,這一笑頓使他的面容變得年輕,顯得漂亮而文雅。但這笑意剛一出現便很快收斂,他轉向殷狀元時,又是一臉冰霜:“我必須通知你,這是傳染病,病人周圍的健康人都需要服藥預防。”
“是是是,”殷狀元連連點頭,“我們都知道這是打擺子,冷熱病,煎了好幾服藥,吃下去也沒個動靜。要是這病還過人,可就更得仰仗先生了!千萬……”
“我想知道,”醫生打斷對方的話,“你這周圍,還有人得這種病嗎?你家的病人顯然是被傳染的。傳染源在哪裡?”
太師椅上的兩個夷人聽得這話,都放下手中的茶杯,一齊轉過頭來注意聽,威廉少校甚至不由自主地站起身。疫病,特別是傳染病,令他們不寒而慄,當然也更令身為軍醫的亨利先生格外重視了。
去年他們初佔定海,幾乎是立刻就受到疫病的襲擊,短短半年,到醫療船住院治療的竟達五千多人次,把所有的醫療人員差不多都累垮了。亨利醫生自己也有連續三天三夜不合眼的紀錄,他這麼高大的人,體重曾下降到一百磅以下。舟山的英國駐軍差不多平均每人住院三次以上,有四百四十八人終於死亡。而英軍從開到中國攻打廣州、廈門、定海鎮海至今,戰場上的陣亡人員也不過四十餘人。
最可怕的那幾天,每天要抬出去十多具軍官和士兵水手的屍體,整個英軍駐地任憑死神遊蕩,處處瀰漫著陰慘慘的氣息,瀰漫著恐懼、消沉和思鄉之情……關於那一段的回憶,至今仍像噩夢般不時纏繞著亨利醫生。
記得為戴維中校送葬的那一天,墓地上挖了數十個墓穴在等候著,亨利他們經過的時候,挖坑的中國工役們正在大聲說笑,因為他們料想這些英國鬼子聽不懂中國話。亨利卻聽懂了,而且其中的一句至今深深留在記憶中:“誰叫他們打上門來的?活該!天報應!死絕了才好呢!”當時亨利心頭一顫,很憤怒又很恐懼。他沒有聲張,因為這正觸動了他自參加遠征軍以來一直存在於心的懷疑和不滿。
亨利和大多數英國紳士一樣,並不隱瞞自己的觀點。
當初關於要不要打這場戰爭的議案在國會激烈辯論的時候,反對為保護臭名昭著的毒品走私而戰、反對這永遠成為不名譽的非正義戰爭的力量也不弱,只是敵不住有雄厚經濟實力的那些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布萊克本、利茲的幾百家大工廠主大商人以及東印度公司的興風作浪,271票對262票,主戰派僅以九票的微弱優勢透過了戰爭提案。
亨利當然支援反戰派議員的觀點,但國會已經透過,那便是國家利益所在了。
亨利是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為國家的榮譽而戰是他的信念,更有從少年時代起就唸念不忘的重回中國、舊地重遊的強大吸引力,所以,他還是堅決地遠渡重洋而來。亨利又是醫生,以治病救人為天職,在戰爭過程中,治療了大量交戰雙方的傷員,對自己的良心又是一種安慰和補償。眼下,突然發現的傳染病,使他的醫生的神經驟然緊張起來。為了防止去年的慘劇重演,他必須追根尋源。
聽到醫生的詢問,殷狀元臉上掠過一剎那的驚慌,這沒有逃過亨利的眼睛,他加重語氣說:“這是傳染病,你必須講實話,因為它會傳染給你家中的每一個人,還會危及你的鄰居街坊,我也不能准許郭大人出入你的這個住所了!”
殷狀元仍維持著一臉殷勤的笑,說話卻結結巴巴的了:“是……是有一個先得病的……本來已經……差不多全好了……這兩天,三天以前……又病倒了……病勢也很兇……求亨利先生大慈大悲,也能去看看他的病!……其實去不去的,已經來不及了,我怕他是沒救的了……”她竟嗚咽著,流淚了。
“病人在哪裡?”醫生問。
殷狀元嘆了口氣,說:“請跟我來。”
在狀元坊東南角幽靜小院的一處極雅潔的小套屋裡,亨利醫生看到了在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