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人用兜轎抬著,一直抬上內殿。
劉徹看他氣都喘不明白了,就問,你怎麼了?
李少君形削骨瘦,只有兩眼閃著瘋狂的光,他說,皇上,見著了,見著了。
見著誰了?
安期生,蓬萊仙島上的安期生,他送皇上一粒米,我拿來了。
李少君揮手,有人獻上了一小匣,奇臭無比。開啟看剔透晶瑩,像是一粒米的形狀,但太臭了。
劉徹問,是不是壞了?
李少君說,神仙之米,就是這味兒,聞著臭,吃著香,無緣的人,吃下去也是臭的。皇上,安期生要我去,我一回來就會死,死後就成仙了。請皇上把我的屍體葬在茂陵山下,再過一年,我的屍體就沒了,我成仙之後,屍骨就會漸漸地隨我去了。
劉徹突然大叫,少君,少君,你就不管我了嗎?你不管我,這世上還有誰管我?我要成仙。
少君嘆氣,安期生說你是皇帝,孽障必多,想要成仙,比別人更不容易。你要吃過了米,也許就有緣分了。
說完了李少君就死了,劉徹很失望。欒大說,少君走了,少君走了。
司馬遷與皇上單獨面對時,說,李少君要是能成仙,他怎麼會病重?
劉徹說,病重是要去體,你不懂。
司馬遷說,他要成仙,怎麼會病死?
劉徹說,病死是去骨,你不懂。
司馬遷看著劉徹,覺得怪異,皇上怎麼這麼執著?他說,皇上,那東西是濁物,吃了必然會壞肚子。
劉徹說,要是有緣,肚子就不會壞,要是沒緣分,就說不得了。
劉徹就吃那米,吃一口一嘔,但還是吃了不少,夜裡起身無數次,拉得臉兒都綠了,嚇得郎中去找方士欒大。欒大說,可惜呀,可惜。劉徹問,怎麼可惜?欒大問,少君有沒有說,皇上怎麼吃這一粒米?劉徹愕然,說,就這麼吃啊。欒大說,他一定告訴過皇上,吃這米時得不歇氣,一口氣把這一粒米吃光,這才有用。不然吃下去的大多會壞事,沒有米的元氣,你怎麼能得到補益?
劉徹拍案而嘆,可惜少君沒說明,但又後悔,記得當初少君說,他是用勁兒吃的,真的是把一粒米全吃下去了。自己怎麼就沒這緣分,吃不下這一粒米呢?
司馬遷說,誰也吃不下這一粒米。
劉徹嘆氣,凡夫俗子,凡夫俗子,你怎麼就不明白呢?成仙是要靠緣分的,沒有緣也不行,沒有分也不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仙的,你怎麼就不懂?
劉徹命令吳福記著,隔了一年去茂陵挖李少君的棺材,果然棺中什麼都沒有,只有衣帽。劉徹說,真是神奇,這衣帽放了一年也不爛。少君先去了,真讓我想念呢。
司馬遷說,這衣帽明明是後放進去的,取出棺中的屍體,再放進衣帽。
司馬遷 第二十八章(2)
劉徹說,你是俗人,俗人就不懂仙家之術。有時靜夜,劉徹同司馬遷靜坐,說起得道成仙,說得眉飛色舞,說得十分快樂。
司馬遷問,皇上為什麼想得道成仙呢?
劉徹說:那就有人管我啦。
司馬遷很驚訝。
劉徹又說,你不明白,活在這世上沒人管我,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大是無趣。要是成了仙,只做一個仙童什麼的,沒那麼多煩心事兒,人家叫幹什麼,就幹什麼,豈不是很好?
司馬遷啞然失笑,覺得這想法很怪。
劉徹又笑,我要是能活八百歲,你,你的父親,你的兒子,你的子孫,每隔四十年換一個寫史的人,豈不是得二十多人才能寫完我的《武帝本紀》?那樣你想寫我,想等我死後寫我,就不可能了。說罷哈哈大笑。
張湯來了,把處決人犯的案卷獻上來。吳福要放在桌案上,劉徹吼:扔了,扔了。就扔到一邊。
劉徹說,該放哪兒放哪兒,我決不看它。
張湯說,還留有一個人,皇上是不是去見見她?
劉徹很驚訝,留一個人,什麼人?不是都死了嗎,幾千人都死了,還留一個幹什麼?
張湯說,是劉陵。微臣不知道她是不是該死?
劉徹說,依大漢刑律,她要該死就得死,她要謀反就得死,她要沒謀反就不用死,你明白了嗎?
張湯還是不明白,但一定得回答:我明白了。
張湯又說,劉陵的身體不怎麼好,能不能把她送來皇宮,她有點兒瘋顛,也有點兒發痴,每天只是歌舞。把她送進宮中靜養一段日子,要是能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