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晚談話的那個的確是明心,那麼面前這個又是誰?明心師太又是怎樣從這個封閉的現場逃走,她逃到哪裡去了?”
君墨染見她說得煞有介事,不禁奇道:“你如何知道她確切的死亡時間?”
姜梅倒也並不隱瞞,淡淡地道:“一般來說,隨著人的死亡,屍體會向周圍散熱,溫度持續下降,但不會低於環境溫度。”
“明心與我們談話到現在不超過四個時辰,溫度已降到比佛殿還低,所以,這是不合常理的?”君墨染並不笨,如此簡單的推理當然也會。
其實屍溫低只是引起她懷疑,她至少採用了另外二種以上的方法來確定死亡時間:檢查瞳孔的晶體狀態;檢視屍斑的形成狀態。
不過,這樣解釋起來就麻煩了,所以她用了最簡單也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常識一語帶過。
聽她說得頭頭是道,眾人也不能反駁,一時靜默無語。
“可是,現在她的溫度為何如此低?”藍三指了指屍體好奇地問。
姜梅並不答話,四處瞧了瞧,忽地彎下腰去摸了摸蒲團:“藍三,麻煩你把師太的法體移開,好嗎?”
藍三依言上前把屍體搬開,姜梅揭開蒲團,底下一團溼潤的印漬。
她把蒲團遞到君墨染的手裡,笑道:“你摸摸,吸了不少的水份呢。”
君墨染並未伸手,眼中已有讚許之意。
其實,話說至此,答案已呼之欲出。
“靜慧師太,”姜梅招手讓靜慧師太過來問話:“庵堂裡可有冰塊?”
她這麼一問,大家自然都明白了。
兇手把人先殺了,藏到一個秘密的地方用冰塊鎮住,避免腐敗發出異味。到天快亮時才把屍體搬出來,放在蒲團上,冰塊融化,水份被蒲團吸走。
於是,大家撞門而入,看到的就是端坐在蒲團上的明心。
密室殺人(三)
“王爺,”姜梅走近兩步,壓低了聲音道:“現在首要做的就是封鎖庵堂,不許任何人出入和隨意走動,等待官府處理。”
屍體絕不會自己長腳跑出來,這裡明顯不是殺人現場。既然確定是他殺,那麼不管是人多混亂還是故意而為,都必需防止破壞。
“嗯。”君墨染冷冷點頭,吩咐下去。
藍一帶著人把棲雲庵圍了起來,藍二下山報官,藍三逐屋把所有的人都請到院中集中在一起。
庵堂里人本來就不多,又都是女性,出事之後誰還敢單獨呆?早就都跑出來在院中看熱鬧。靜慧師太清點後證明庵堂裡所有人都在場,一個也沒少。
衙役到來還有一段時間,乘這個空檔,君墨染邀請姜梅一起留在佛殿中尋找線索。
冷卉憤憤不平,卻又無可奈何——這種時候,她在只能添麻煩。
而且,想到那間佛殿裡剛剛放了死屍,打死她都不想再踏進一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偏殿只有這麼大,問過靜慧師太后知道殿中並無密道暗室之類,那麼能夠藏匿屍首的地方也就不多了。
聯想到昨晚在佛殿裡匆忙間摸到的那一手溼滑,姜梅心中更有底了。
一翻搜查,果然不出所料,佛像是中空的。
裡面空間很大,地上淌著一灘水,微微散發著異味,角落還有殘餘未化的冰碴,證明這裡的確是藏屍所在。
“兇手對棲雲庵的情形十分熟悉,而且跟死者很熟。”君墨染不自覺地徵求姜梅的意見:“你有什麼看法?”
兇手是乘其不備突然下手,否則死者神態不會如此安詳;他(她)還知道儲存冰塊的地點,能庵堂裡自由出入且不引人注意……
棲雲庵地處偏僻,平日並無多少香客,明心師太更是深居簡出,基本不與外界聯絡,且出家人淡薄名利,與人結仇的可能性也不大。
這一切都說明兇手與棲雲庵關係密切,庵內人行兇的可能性極大。
然而,事發後經清點,庵中所有人,包括在庵裡做雜役的兩個婦人全都在場,並無人員缺少。
因此知道這些並沒有讓事情變得簡單明朗,反而更復雜了。
姜梅只苦笑:“刑偵這一塊我並不熟悉。”
她大學主攻的是法醫解剖學,讀博期間副修痕跡鑑定,刑事偵破這塊未有涉獵。所以,她向來只管提供科學的鑑證意見,追兇不關她的事。
“刑偵?”君墨染敏感地捕捉到一個新名詞。
“哈哈~”發覺失言,姜梅忙打哈哈:“追疑查兇是捕頭的事,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