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口飯吃就好,其他的以後再慢慢打算。
太陽下山,小偉按捺著忐忑的心情,儘量裝作很自然的跟老頭回家。老頭照舊,洗澡然後做晚飯,只是這一次杜小偉沒有睡著,老頭也多做了一個人晚飯。
小偉什麼也沒有說,沒有道謝,沒有問明天的事,他狼吞虎嚥的吃完,便匆匆進來柴房。
當天晚上,杜小偉用手機的最後一格電調了鬧鐘,然後早早的睡了,什麼也不去想。等二天一早,鬧鐘響了不到五秒鐘就沒電了。他跟自己說,他現在有一個麵包三個蘋果,和一塊機械手錶,還有一個老頭願意收留他,這個老頭有一大片地,所以這個地方他可能可以待很多天。
他早早的起床了,然後熬了一小鍋粥,打了兩碗放在石桌上,靜靜等老頭起床。看著太陽漸漸升起,他覺得生活還是充滿希望,他發現自己可以做很多事,什麼都不用害怕。
半年以後,地裡的莊稼已經收割完了,杜小偉對這個世界也更加熟悉了,老頭對別人說他是自己在南方的遠親,遭了洪水逃到這邊來的。小偉也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賺錢的渠道,他可以賣力氣去幫人家做小工,也可以去酒樓裡當跑堂,當然這些都沒什麼出息。要是有人介紹就好了,他可以幫人算算賬什麼的。
過年的時候老頭把所有的地都出租給了村裡的農戶,事先也沒有對杜小偉說什麼。小偉心中有些彷徨但是已經不似從前害怕了。
老頭說:跟我學醫吧。
杜小偉說:好。
杜小偉沒有多問,老人也沒有多說。若真要說起來,大概與柴房裡那塊硬邦邦卻一口也沒有咬過的麵包有關吧,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動過那塊麵包,因為它隨時都可能成為自己真正的口糧。等一切安穩以後,看它已經風乾,就乾脆留做紀念了。看著它偶爾也會想起,超市的麵包一過八點就要打特價,他以前喜歡這個時間出去放風,順便買一塊回去當第二天的早餐,想著想著,也會為自己銀行裡的存款傷心,不知道銀行會不會厚道的將他的“遺產”給他的父母繼承。
老頭的知識相當淵博,而且有一些門路,總是能從各大藥店弄來一些很少見到草藥。
他們在城裡買了一個院子,這座城叫做落風城,是北邊比較大的一座城市,沒什麼政治地位,沒什麼地理優勢,也不算太偏,出過幾個高官,有兩位已經回來養老,在朝的也都沒什麼勢力。總體來說,一切與風波有關的因素這裡都不具備。杜小偉十分喜歡。
他們表面上以靠賣草藥為生,他知道老頭家底其實很厚,而且有一門手藝,餓死這種事,怎麼也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他們有時常會上山採些草藥,老頭一邊找藥一邊講解,杜小偉拿著碳條,一邊聽一邊記。回來的時候老頭背一簍子草藥,他便背一簍子紙片,晚上再細細地整理重溫一遍。
偶爾他會一個人上山,找一些老頭教過的價格高些的草藥賣給藥店,老頭從來不拿他的錢,從此他漸漸有了自己的財產。當然回去的時候總要給老頭帶半斤小酒,要好些的,不買太烈的。
有一天他照例上山,快到山頂的時候他看到一個人立在懸崖邊,他從下往山看,那人身材修長,衣袂飄飄,頗有些羽化而登仙的氣質,只是氣場冷冷些。他不時抬頭看幾眼,那人沒什麼動作,他便覺得無趣離開了。後來想想自己真傻,那人要是跳下來砸到自己多冤,現在他有了依靠學了手藝,命也更值錢了。
又一個秋天的時候,老頭說他在南方的朋友出了一點事,要去一趟。且不說此去有沒有危險,畢竟老頭不年輕了,在這個交通極其不便利的年代,再回來這個小城的機會也已經很小了。
小偉對他說,就算以後自己走了這間屋子他也不會賣,無論何時,老頭若回來,這裡都還是可以住的。
臨行前老頭給了杜小偉夠吃三五年的銀兩,小偉也不推辭,他給了便說明給得起,他們都不是捨己為人的人。老頭走了以後,小偉一個人過得有些無聊。到底人還是應該有個伴才好。
他照舊上山採藥,只是那個熟悉的山崗再也不去了,他學了藥理,身上也有銀子,有住的地方,活在哪裡其實沒有太大區別的。只是偶爾會對生養他的父母感到愧疚,但是這種事,並不是他想怎樣就能怎樣的。他不能為了那個渺茫的希望,攪了現在的生活。他們應該都很好吧,都還年輕,也能賺錢,雖然不算富裕,但是家底也還是殷實的。下面還有弟弟妹妹。他會逐漸被淡忘的,他知道,共同生活十幾年,足夠他了解自己的家人。
後來他連採藥也不經常去了,窩在家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