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了,不過在這慢慢的抽絲撥繭之中,莫默的眼裡閃過了一絲絲的光芒,原來國際米蘭沒有想賣自己麼?(未完待續。)
第五十六章 痛快的大勝
說實話,這一次的世界盃預選賽其實莫默原本是沒打算來的,但是為了避開那些理不清楚的複雜關係,所以莫默選擇回國參加一下世界盃預選賽,來讓自己放鬆一下心情。
這一次的世界盃預選賽的對手是中國香港,中國隊vs中國香港隊,說實話,當莫默出現在首發大名單之上的時候,中國的球迷唯一的想法是奢侈。
雖然球員的身價不代表一切,但是很多人還是喜歡用身價說事,而也正因為莫默的突然參加,這一場中國vs中國香港的比賽似乎帶上了一些奇怪的色彩。
後世的皇家馬德里打馬德里競技的時候,總有人喜歡說,你看,皇家馬德里的兩億齊飛,一個人就相當於馬德里競技整個球隊的身價了,而這個時候,在網上也有了一股子熱潮,在討論,一個莫默等於多少個香港隊的球員身價總和?
後面有人覺得太麻煩了,於是改了一個說法,莫默的一根手指頭,能不能抵得上一個香港隊,原本大夥說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這時候莫默也是聽到了這件事,於是開口道
“都說了,是中國香港了,幹嘛要這麼比呢?為什麼不說說韓國說說日本之類的?”
莫默的這句話可以說得上是深得中國球迷的心思,價格高雖然不代表一定好,但是,就是喜歡比價格,怎麼辦?就算萬一打不贏,至少價格上還是壓倒性的優勢啊!
一個莫默等於幾個日本、一個莫默等於幾個韓國的話題開始被討論起來了,那麼接下來中國隊的對手,廣大的球迷們自然也是沒有忘掉,比如說一個莫默等於幾個科威特,一個莫默等於幾個馬來西亞。
隨後,不得不說球迷朋友們還真會玩啊!光一個莫默有什麼意思,莫默是不是中國人?莫默是不是中國國家隊的球員?那不就得了,於是有人開始說了,中國隊是亞洲身價最高的球隊。
這還真沒什麼辦法去講道理,因為中國隊的標價8000萬歐元往上加,為什麼?因為中國球迷把切爾西的報價當做了莫默的身價去進行統計了。
其實一般時候,面對香港隊,中國對一般都還是很剋制的。
香港球員曾為國足立汗馬功勞追溯歷史,香港球員曾為國足立下汗馬功勞。在中國參加1936年奧運會的足球隊中,22名隊員有15人來自香港。民國時的第一球星李惠堂就來自香港。
1949年以後中國隊與中國香港隊分家。香港足球憑藉民國時代的底子,在1956年亞洲盃主場獲得第三名,不失為亞洲足壇一支勁旅。雖然由於人口基數的限制,香港足球此後慢慢退出了亞洲強隊之列,但完善的職業足球體制使得香港聯賽吸引了很多“國援”的加盟。
內地球員留名香港足球史被親切稱為“國援”,“國援”,這個起源於中國香港的名詞有著22年曆史,作為港人對來港踢球的內地球員的習慣稱呼。上世紀90年代,津門足壇名宿宋連勇南下加盟“少林寺”南華體育會,成為“國援”的傑出代表。很快在香港足壇打響名堂的宋連勇,在效力南華三載後,代表中國香港隊出戰世界盃預選賽,為“國援”打響漂亮的第一槍。
此後,吳群立、張恩華、李海強等內地球員步宋連勇的後塵,在香港足球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如今,金判坤麾下的中國香港隊,擁有四名中國球員坐鎮中場:鞠盈智、徐德帥、黃洋和白鶴。四人的足球經歷也許不盡相同,卻不約而同地在香港足壇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宋連勇,1965年5月7日生於天津。曾代表中青隊參加1985年世青賽。1993年到香港發展,並且成為首位入選香港足球代表隊的國援球員。
中國足協敞開大門香港球員踢中超屬“內援”
近幾年,也有不少香港球員得到內地俱樂部的青睞。其中,在內地聯賽踢球最有名氣的香港球員,莫過於著名影視明星吳鎮宇的侄子,後衛吳偉超。早在2002年,他就代表廣州香雪征戰甲b聯賽,之後效力過南京有有、上海中邦、上海申花、浙江綠城和天津松江等球隊。
1980年第12屆世界盃亞太區預選賽小組賽分組賽中,中國隊首次面對香港,國足在老將容志行策動下,深入香港隊腹地頻頻進攻,香港隊打得十分謹慎,防守嚴密,雙方爭奪十分激烈,中國隊雖然控制了中場,但直至89分鐘,中國隊才由陳金剛門前近射得手,艱難取勝。在10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