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3/4 頁)
。
趙連勝看了褚良一眼,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招兵買馬吧。”
“一點不假,招兵買馬,所以咱們現在就是招兵買馬,也不與他們當面碰撞,因為全是對手,局勢不明朗之前還是別陷進去為好,一個蛋糕一百個人分,就算你搶得多一點又能搶到多少,還不如另闢根據地,壯大實力,趁他們沒緩過神來之前。”
趙連勝看著柳巷面前還沒喝了的茶水愣愣地說:“這茶還真起作用,有這麼大功效?”
他說是就是吧,柳巷笑笑,其實這兩天他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並不需要“信陽毛尖”來醒腦提神,但這個茶讓他想起了田思思,也突然想到了一個對付田思思的辦法。
“怎麼招兵買馬?”褚良問。
“成立兩到五個固定的節目組,逐步佔領週一到週五的黃金時間段,避開週六周天,打下基礎和擴充實力。”
另闢蹊徑,褚良馬上明白了,現在都去爭奪週六和周天的收視率,也無一例外地打出選秀這樣的季播節目,反而這一大塊陣地被忽略了,周播節目遠沒有季播節目得到重視,現在的周播節目也就《星光大道》和《快樂大本營》還算拿得出手,其餘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一塊實在大有可為。
瘋子的另一層解釋是偏執,腦子裡只有一個概念,所以後面往往給加上一個字——狂,“瘋狂”不是這個人真的目空一切,是已經看不到別的。
在一群“瘋子”裡你要是還沒瘋,那你會發覺他們很可笑,也很可憐。
褚良、趙連勝、王濱城五人也是如夢方醒,發覺自己很可笑,也很可憐,原來他們的想法是繼續開播《我是歌手》,另外至少再開辦一檔類似的節目,和他們掙個高低上下、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瘋子都是這麼來的,跟著瘋子跑,追的人越來越瘋,被追的更瘋,於是一個瘋子帶起了一群瘋子,最後一起滅亡。
在全國大型綜藝節目的如火如荼形勢之下,人們發現盛東臺反而沒了動靜,那個“綜藝先鋒”也啞了火,連《我是歌手》也沒有舉辦第二季的訊息,想了一下之後也就釋然,現在的大型綜藝節目已經編織成了一道360度無死角的交叉火力網,從空間到時間實現了全覆蓋,別說進來,想抽身都難。
在這場近乎肉搏的戰役中沒有勝者,只有倒下去的一堆堆白骨和雖然沒倒下去但也是渾身佈滿槍眼的倖存者,已經殺紅了眼的人們卻沒注意到在這片戰場之外,另一塊陣地已經在悄然開闢。
二月末,盛東電視臺“綜藝部”在綜藝樓掛牌成立,隨後五檔周播綜藝節目陸續上馬。
三月末,盛東衛視《鑑寶》欄目於週一開播,立足於普及收藏知識和古董文物鑑定,面向大眾和民間,聘請的專家是國家級的,分為玉器、寶石、書畫、陶瓷、雜項等幾個分類,主持人是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的館長——馬未都。
四月,《老梁故事匯》於週二開播,不同的視角評述社會焦點、熱點問題,抨擊醜惡,傳揚中華傳統道德觀和人性的真、善、美。
五月,《職來職往》於週三開播,立足於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反應不一樣的職場觀和企業文化,也為求職者和企業架橋鋪路,各取所需。
六月,《愛笑會議室》迴歸,週四晚開播,柳巷親自發出的邀請,這也是唯一一個不是他策劃的欄目,全權交給欄目組製作,不過名義上歸“綜藝部”管理。
七月,《進步的階梯》於週五晚開播,是《智力大沖關》的升級版,主持人是曹穎。
算上週六的《星光大道》,盛東衛視週一到週六已經實現了綜藝節目全覆蓋,而且各檔節目都表現不俗。
《星光大道》在《快樂大本營》和其他選秀節目的夾擊之下仍然保持住了4%以上的收視率,扛住了壓力,反而是《快樂大本營》扛不住了,六月份之後把播出時間挪到了九點,錯開了《星光大道》,一直至今。
《鑑寶》、《老梁故事匯》、和《職來職往》的收視率穩定在1。5%左右,對於非週末時間來說已經很難得,更難得的是《愛笑會議室》和《進步的階梯》,《愛笑會議室》用其獨特的誇大、幽默方式征服了觀眾,收視率穩定在2。0%,而《進步的階梯》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們的歡迎,這檔命運多舛的節目終於在三年後修成正果,環節和內容的改進加上曹穎自己的主持風格讓這檔節目已經可以比拼其他大型綜藝節目,收視率從播出開始一路攀升,最後穩定在2。5%以上,實屬不易。
本來王濱城他們力薦復活《非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