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了他。本來太監不外是伺候皇帝、皇后的被閹割了的奴才而已,絕大多數都是些不學無術、阿諛泰承的小人,根本不可以大用。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這一點上,有他的英明之處。說太監這樣的人,好的不過千百中不到一二個,惡的卻常有千百,若用為耳目,則耳目蔽,用為心腹,則心腹疾。特別在洪武十七年,在宮中鑄了一塊鐵牌,刻著“內宦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又命令文武百官,不得與太監文稿往來。
可是立規矩的是他,首先破壞規矩的也是他。在洪武二十五年,他卻叫太監聶慶童前往河州行使自己的使命。太監奉命處事,就從此開始了。到了他的兒子朱棣篡位做了皇帝,便大用太監了。
他不知從哪裡聽了的訊息,說被推翻了的建文帝已逃亡海外。於是他幾次命令太監鄭和下南洋,秘密尋找建文帝。不管朱棣的動機如何,他命鄭和三番四次地下南洋,開啟了海上交通,與南洋諸國建交,繁榮了商業,交流了文化,在客觀上卻立了大功。並且使用鄭和,也用得其所,但卻開創了朝廷重用太監的先例。最後他還叫鄭和帶領兵馬,守備南京,又是第一次令太監有了兵權,可鎮守一方。在永樂十年,還是這個朱棣,為了鎮壓百姓,設立了可怕的特務機構——東廠,命令自己身邊的太監去提督東廠,實際上是東廠的大頭目,行生殺大權,連原來的錦衣衛,也歸為東廠管。這個不學無術的太監卻不像鄭和,橫行霸道,任意殘害百官和百姓。朱棣一死,他的子子孫孫,沒有一個是有作為的皇帝,更是重用、亂用太監行使一切權力,文武百官一個也不信任,只信任自己身邊的太監。發展到後來,連皇帝本人成了太監手中的一個工具,變成一個木偶皇帝,結果弄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這些都是史話,不是拙作所寫的範圍。
範公公為了要在嶺南建立這麼個秘密魔穴,不想任何人知道,所以不願驚動地方上的官府。金手指、大頭和尚等人也不以東廠人的面目出現,而是以雲遊僧人、商人、江湖藝人和武林中人等等面目出現,先後雲康在連州城中,然後分別四處活動,尋找建立秘密巢穴的地方。
當金手指等人狼狽負傷歸來時,眾人驚問:“發生了什麼事?金兄怎麼弄得如此狼狽?”
金手指嘆聲說:“小弟找到了一處十分理想的地方,誰知那裡有一位武功莫測的高人,帶去的八位弟兄,丟了五個不算,還削去了小弟的一隻手。”
大頭和尚愕異:“這麼一處地方,竟有高人?誰?”
“鬼夫人!”
“什麼?鬼夫人?”
“是!她是這麼自稱,可是身形之快,令人匪夷所思,簡直如鬼魅一樣。”
“你是敗在她的手下?”
“我要是敗在她的手下還好,我是敗在她那鬼兒子的刀下。”
“什麼?這個鬼夫人還有一個鬼兒子?他的武功也令人不測?”
“他的身法、步法詭極了,我的手指劍與他交鋒幾十招,竟招招落空,沒一招能刺中。這是小弟平生以來,第一次碰上這麼一個厲害的小夥子。小弟說一句,各位恐怕也不是他們母子兩人的對手。”
九節鞭、銅簫等人聽了愕然相視,大頭和尚卻說:“好!待貧僧去會會他們,看他們母子兩人,能不能敵得了貧僧這根禪杖。”
這次秘密南下的這五位東廠高手中,大頭和尚神力過人,武功也最好,怪不得他十分自負了。
那位以劍法飲譽江湖的高手也說:“金兄說得鬼夫人、鬼兒子的武功那麼好,在下也想去見識見識。”
金手指搖搖頭:“在下勸兩位還是別去的好,那對母子,簡直是鬼魂化身一般。”
七節鞭說:“那麼說金兄所說的那處極好的地方我們不要了?”
“不但不要,我看我們還是遠離連州一地為好,到別處去再尋找一塊好地方吧。”
“金兄怎麼變得如此的膽小害怕了?難道金兄不想報斷掌之恨?”又是使劍的高手說。
“小弟何嘗不想報斷掌之恨?自問武功不及,恐怕就是再練十年也不行。我也勸各位別去自討設趣。”金手指的口氣裡,似是譏諷他們的武功不行。這首先就使大頭和尚就受不了。他“唰”地一聲站起:“貧僧偏偏不信邪,哪怕他們真的是鬼魂化身,貧僧也要去會會。”
使劍高手說:“禪師,在下跟你一塊去。”
七節鞭和銅簫見領班的都去了,自己不去,就顯得膽小害怕。同時也想:有禪師帶著去,就算那母子兩人武功再高,難道我們四人聯手齊上,還打不過這對鬼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