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塞羅那的申辦和競賽第一線。正是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了16枚金牌,共54枚獎牌,大大突破了代表團行前內部預定的6—10枚金牌的目標,使我代表團的金牌和獎牌數均躍居奧運會排行榜的第四名,在運動成績方面為北京的申辦工作做了良好的鋪墊。國家體委和北京市的主要領導同志借巴塞羅那奧運會這個大舞臺積極認真地做了更多的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工作。
1993年新年伊始,我就投入到參加國際賽艇聯合會特別代表團大會的準備工作中。四年一度的特別代表團大會於1月21日至24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本屆大會將修改章程,並且要決定我們議了多年的將輕量級賽艇專案列入奧運會事宜。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曾兩次參與我們的代表大會和理事會,我與他深入探討過這個問題。他態度很明確,如果將輕量級賽艇列入奧運會應將男女輕量級專案一併考慮。
這次特別代表大會會前,我以亞洲賽艇聯合會秘書長的身份對亞賽聯各會員協會進行了動員。號召各協會務必派代表與會,實在不能與會也要委託投票權。中國賽協則派出秘書長楊和華同志和國際司分管賽艇專案的陳春新同志與我一起前往布達佩斯參加國際賽聯特別代表大會。
我們一抵達會議舉辦地匈牙利布達佩斯,就根據與會代表的出席情況,與未派代表的亞洲國家駐匈使館或代表機構進行了聯絡。我們向他們說,賽艇是身高馬大的歐美人佔優勢的傳統專案,要真正發展這個專案,必須考慮和照顧到亞、非、拉等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人民體重較輕、身材較矮小的特點。我們建議在未來的奧運會賽艇比賽中減少公開級專案(男子最佳身高在1米90以上,女子應在1米80以上),增加輕量級專案(男子體重72公斤以下,女子60公斤以下)。本屆特別代表大會將對此提案進行表決,因涉及修改章程條款,必須獲三分之二多數透過。因此我們期望亞洲國家積極支援,派代表與會。在大會前召開的理事會上,我與國際賽聯主席、國際奧委會委員奧斯瓦爾德,執行主任馬特?史密斯及南美洲代表、國際奧委會委員伊萬?迪波斯等共同商議了工作的策略。奧斯瓦爾德主席認為阻力主要來自歐洲,由他和馬特去做工作。亞非拉的問題是與會代表太少。四天後表決,尚有時間,他建議由我和迪波斯先生負責分頭做工作,發急電,再次要求各協會派代表或委託與會。當夜我和陳春新與迪波斯先生一起起草了給亞、非、拉相關賽協的急電,由國際賽聯代為發出。第二天早餐,我會見了從印尼、朝鮮、越南駐匈使館派來的代表,向他們說明了情況,他們表示已收到國內指令,要支援輕量級列入奧運會賽事。
從水上到冰上(2)
午餐時,我作為國際賽聯亞洲代表和亞賽聯秘書長召集了已抵布達佩斯的亞洲賽協代表的會議,佈置了發言順序和重點。下午大會討論輕量級問題時我率先發言,全面闡述了將輕量級賽艇列入奧運會的重要意義。隨後巴基斯坦、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地區和部分非洲、拉美代表相繼發言,形成了良好的氛圍。
23日當晚,從迪波斯先生和非洲代表處瞭解到,明天他們的部分使館代表將與會。我覺得我們又朝勝利的方向邁出了一步。
經過分頭統計,奧斯瓦爾德主席告訴我,儘管你們做出了巨大努力,預計表決結果可能還差一兩票達不到三分之二票數,希望我再次動員。我也勸他多做歐洲代表的工作,共同努力。中午,我再次召開了亞洲賽協會議,通報了形勢並佈置表決事宜。下午,中國臺北賽協兩名代表抵達。為確保提案透過,我請陳春新同志再次與尚無音訊的印度駐匈使館聯絡。對方答覆:沒有國內指示,他們不敢與會。我又急忙與印度國內賽協聯絡,直到夜裡他們也未答覆。陳春新當夜一點鐘又反覆向印度使館文化處一秘解釋原因,對方感到此事政治性不強,允向國內彙報。
24日上午,大會即將表決時,一位身著印度紗麗的女外交官邁著沉穩的步伐翩翩進入會場,吸引了所有會議代表的目光。這是第一次在國際賽聯代表大會上出現色彩斑斕的民族服裝。我主動上前作了自我介紹,感謝她的與會。但能否透過輕量級提案,我心中仍忐忑不安。
上午11點左右,奧斯瓦爾德主席宣佈表決結果,支援81票,反對39票,一票棄權,會議以三分之二多數透過了“在未來奧運會賽艇比賽中以三項輕量級專案取代三項公開級專案”的決議案。許多亞、非、拉代表當場高興得跳起來歡呼,不少代表跑過來向我們表示祝賀,我們也向印度女代表表示祝賀,認為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