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個這樣的人才日後很難給朝廷效力。
因為每一位三元及第的才子,都會被文昌帝君標記。日後這種人物,朝廷很難壓制他們的勢頭。或許還會誕生一位活生生的聖人出來。
三元及第後,已經算是半個文神,在文昌宮中掛名殿試之後成就自己國家的******。還可以參加十二年一度的文昌策考。和其他國家的三元才子們進行本大州域的考試比拼。
勝出之後,四元連貫,就會被文昌帝君賜予第四道神力,成為文道第四重境界——立命。
腹隱珠璣,蘭呈五色。心懷錦繡,江山如畫。
到了這個境界,自身蘊含的文氣轉化五色,在儒家可尊賢。文襄君作為邪神就是這個層次,在文神中已經屬於高位。死後也可以直接加入文神一系,成為三位帝君的屬神。
天庭治下九大神州,每一神州六十年一比,四元連貫的賢人們進行最後一次比試。在三位帝君的關注下進行最後一次文道比拼。
如果這次,再得到第一名。五元合一,直接蛻變至天神的層次。
六十年成為天神,這就是文神一系最快的境界。只要五連魁首,就能一步天神!
所以,朝廷對會元在殿試的排名很慎重。如果是一個連中二元的會元,一般不會給狀元的名號。
三元及第之後命歸文昌,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輕易生殺予奪。於是,先帝對荀源進行打壓,加上荀源為人風流,索性就把探花的位置給他了。
自古探花多風流,有時候比榜樣還顯眼。至於狀元,先帝憑藉自己的喜好點了宋保德。
因此,荀源和宋保德都僅僅得到兩次文昌賜福,沒辦法以三元及第的身份參與文昌策考。
想到自己因為荀源而失去一步登臨天神的機會,宋保德對荀家身懷怨恨。
“我成不了三元及第,你兒子也別想!”
荀易近些年有不少作品流落在外,更別說他寫了兩本書。宋保德是個有心人,收集作品,研究荀易的筆跡。雖然這些作品因為排版的關係沒有親稿才有的避諱字型,但排版用的活字印刷是以荀易字型為原版,所以從筆畫上也能捉到一點筆鋒神韻。
再者,這次考卷上的避諱字型,也會暴露荀易的身份。
跟五個同伴花了一天時間進行判卷,將前面死答案部分完全正確的五份卷子拿在手中。
“如果荀源的兒子連前面部分都做不出來全對,不用我出手他自然得不到解元。”
這五份卷子整齊工整,唯獨一份卷子上沾染墨跡。宋保德搖搖頭,將這份卷子抽出來:“卷面不工整,扣分。”
然後其他四張卷子對比,又抽出一份卷子:“這張卷子答題呆板,雖然前面全對,但沒什麼新意。暫留。”
然後把其他剩下三張卷子給其他人傳閱,三張卷子後面的大題利意明確。五人看罷,點頭讓宋保德暫時放在一邊。
“不出意外,這些人可直得舉人之位。”
就算後面兩場沒有出來結果,僅僅憑藉第一場的卷案,便看出這三人文采,可得舉人之位。
“而且,荀易那小子應該就在這裡面。”宋保德目光幽邃盯著一份卷子。這份卷子使用的避諱字眼很醒目,“茂”“鈺”“源”“芸”……
“荀家茂德公,還有他祖父、父親以及母親的名字。應該就是這個人了!”宋保德暗暗給這片文章判死刑,又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內斂文氣,如蘭似雲,想必是文昌帝君眷顧這位學生。而且他對農耕、遊牧文明的見解入骨三分。裡面還隱隱指出天庭和異神之別。”
“不錯,不錯。想我九州天庭泱泱浩大,豈是那些蠻夷異神比得上的?”看到這篇文章態度鮮明,就算後面那篇辭藻有些病語,宋保德也不願意計較了。
“阿嚏——”荀易突然打了個噴嚏,在宋保德開始閱卷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第二場的考試。
數考,拼的就是算數工程。甚至還準備一個賬本讓他們來進行實際演算。
“幸好我從小就學這些東西。”荀易倍感慶幸,自己的運氣真的不錯。兩次考試居然都能碰到自己熟悉的題目。“不過要說算數,當年劉振英得的是頭籌。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還有李俊德,劉振英給他補課,到底管不管用?”
飛快寫著自己的答案,這一場對他而言毫無壓力。
文昌帝君站在他背後觀看他的答卷,然後又去看了看荀晟等人的答卷。在第二場中有著全部正確的仍然是三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