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如果那天“新福建餐館”的工作人員英文很好,可以給CW11記者多一些解釋,或者在晚上10點多鐘電視播出的時候打電話到電視臺抗議,至少在電視上不只是出現那位非裔婦女投訴者的聲音,讓我們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事情是不是就不會發展到這一步?
如果我們餐館的接線員英語好一些,像傑夫那樣的主持人在直播時就不會那麼張狂,不會像單口相聲一樣有那麼多笑聲……
我們的新移民來美生活不容易,但我們既然來了美國,最起碼,學這裡的語言應該是最基本的,不然你怎麼融入社會?
為什麼不把去賭場、打麻將、昏天黑地看光碟的時間擠出一些來學英語?
“Make your time!”我一直記得一個老外說的這句話“擠出你的時間”。即使你再忙,只要你足夠的願望,你總能擠出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所以,中國話不是經常說,時間像海綿,不是沒有時間,只是你不想,或者說你不夠想。
華人的形象不是靠幾次示威*就可以改變的,It’s long way to go(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公共汽車上,地鐵上,有我們的同胞,經常對著手機大聲講話,好像是在自家的客廳,沒看見別人投來異樣的目光。隆重的晚會上,臺上主人或嘉賓講話,我們的同胞在下面高聲聊天,忘了今夜自己也是尊貴的客人,還是該遵守作為客人的最基本禮儀,不能當別人都不存在。而華人多從事的餐飲、洗衣、理髮、美容、指甲、按摩等行業,更是直接面對美國人的最前線,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就是華人最直接的形象代表。因此,我們除開服務熱情,還有給人勤勞樸素的感覺之外,我們是不是也該顯示一下我們的水準,能不能把自己的英語學流利標準一點?是不是也該有空就多瞭解一下你所生活的國家?是不是也應該常常檢查一下自己是否體臭、口臭?當然,我們也不能崇洋媚外,更不能卑躬屈膝,而是以一種不卑不亢的自然態度和姿勢,呼應我們偉大祖國的逐漸繁榮和強大。
說到這,我又想起另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
2009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在下班回家的車上,看見對面座位上一位中國年輕母親,抱著孩子(大概有一歲多),旁邊坐著一位印度媽媽和她大概三歲的女兒,印度女孩看著中國小孩,兩人對望著。當時,從玻璃窗灑進來的陽光,照在他們的臉上,讓我感覺非常和藹、溫馨,感受到一種超越種族的自然樸實的愛。於是,我走過去,先問中國媽媽是否可以拍他們的照,中國媽媽說沒問題。在我還沒來得及詢問印度媽媽是否可以拍照時,一位年紀大一點的中國婦女用廣東話說:這樣不行,我們Chinese不可以隨便亂拍別人的照片。然後用不屑的眼神盯著我。
我點點頭,又去問印度媽媽,我說兩個孩子很可愛,我是否可以給這兩個孩子拍張照片,印度媽媽很高興地答應了,那兩位異國媽媽,我們一起愉快地交談,我也注意到了,當時滿車的人都看著我們,面帶微笑。
我弄不明白,為什麼我們Chinese不能給別人拍照?難道我們就得處處時時夾著尾巴做人,謹小慎微?這點小事上都這樣膽小,別人不欺負你欺負誰?或許她是好意想提醒我,公共場合不要亂拍別人相片。是的,這是別人的肖像權,動不動就會惹上官司。我還特別注意到她用了Chinese,知道用Chinese(更準確的包括中國本土人和海外的華人華僑),證明她來美國已經很久了,是老移民。
她可能沒想到,我會去徵求別人意見。
他們來美時什麼狀態?不合法身份,隨時都要把自己躲起來?
不會講英語,不懂跟別人交流?
還是生怕我這位年輕的同胞給Chinese丟臉?
新一代和老一代移民差別那麼大?
我一直想了好多天,心情也沉重了好多天。我也記住了一位朋友說的:自己要站穩了,立足了,有自信,別人愛說什麼是什麼,事實勝於雄辯。只有對自己沒信心,才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沒錢人裝有錢,有錢人才不在乎呢!
紐約華人與CNN的對抗賽
這一段日子是我今生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那麼令人激動憤慨,那麼讓人熱血沸騰。那是全球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的日子,反對*的*,捍衛奧運聖火的傳遞,反對CNN的示威,眾志成城的抗震救災,支援奧運的和平*,北京奧運的每個不眠之夜,熱淚盈眶的日日夜夜。
至今,當我提筆寫這些經歷,眼裡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