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4 頁)
在春播開始之前,貿易城外的開荒面積達到了近3萬畝,為此我又緊急向貿易城調拔了10萬斤粟米。
木窮那邊的條件有限,但由於城牆基本完成,人手也抽出來了。我讓木窮不要急於建設城內,還是先用帳篷將就著,一切工作留到春播以後再說。木窮也領會到了我的意思,但最大的問題是他手裡的牲畜有限,而莒族的各小部族對粟米的接受能力遠比不上皋陶族那邊,主要是貿易功能還沒有達到很完善的程度,小族長老和村長們對陶器是很歡迎的,但對粟米飯還有一個認識的過程。
木窮有些焦急,我讓他在貿易帳篷外煮一些粟米飯給村長和長老們品嚐,做好宣傳工作,同時大量地將牲畜換成勞動力。
儘管如此,最終有窮城外的開荒面積也不過達到了接近1萬畝。
但木窮還是有些自責——主要是去年他在貿易問題上開展得晚了一點,所以覺得造成了一些損失。
不能太操之過急了,有窮城和貿易城的基礎條件不一樣,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我到有窮城看到木窮一臉的焦急,趕緊安慰。
元昊在郯族那邊的貿易卻開展得風風火火,郯族的長老們對大元的陶器、粟米、海鹽都讚不絕口。元昊主要的策略是開展美食促銷活動——第一個小族的長老前來祭祀神鳥,元昊都當著他們的面,讓廚師做上一頓大餐。
看來莒族長老們的表現給元昊留下了深刻的映象,以至於當他把“美食攻勢”用到極致以後,面臨的主要困難居然是生產跟不上了。
大元城裡的熟練技術人員迅速加班生產,大量的陶器和海鹽、粟米源源不斷地向郯族運去。元昊則向我徵詢,要不要把那邊的大元新城儘快建設起來。
這一點其實早已經在我的計劃中,新的大元城將叫做“漢土城”。
但我還是沒有想到,元昊會將這個時間大大地提前了。
這個時間提前並不是一件絕對的好事——技術人員(匠人)、教師的需求就顯得捉襟見肘起來。
我給元昊帶訊息去,我要跟郯族的長老們面談。
很快元昊反饋過來,郯族長老們歡迎我前去。
盈翔在帶我祭祀完神鳥後,用元昊送的陶器燉肉招待我——他們的神鳥看上去個子很大,卻是放大版的像鴿子一類的小鳥,具體名稱是不方便問的,而且也不一定和後世一樣,只得作罷。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