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時間。
到今天早上木駝還沒回營,元昊意識問題的嚴重性,立即派遣兩名先後衝回村子,把情況向我彙報——這讓我稍微驚訝了一下,後來我問元昊為什麼派遣兩個人先後回來,元昊搔著頭很不好意思地說:“我們都不會認字,怕一個人回來說錯,有兩個人,村長應該知道什麼是真的。”
我得到兩個結論:
一是元昊是個人才,從上次偵察吳穹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他對情報和資訊傳遞有天生的敏感!
二是我們村的“騎兵連”應該配備一些識字的戰士,或者對他們進行一些基本的掃盲。
事急從權,收割工作就交給了木青,特別囑咐了一下,所有的來賓都得參加勞動,包括晾曬和一部分用碓去殼。在村子裡吃到一頓像樣的粟米飯後,才能讓他們帶著脫了殼的糧食離開。
我騎著雲龍,和騎兵一起趕到工地,元昊說木駝還沒有回來。但由於木駝沒有說明追擊的方向,他手裡的人又有限,只好讓狩獵隊一邊工作一邊察看,沒有辦法單獨派遣人手去追跟蹤木駝。
我瞭解了一下情況,吳木他們帶走了一些挖土的工具,但廚房反映不見了一口鍋和幾十個碗。
第三天下午,木駝帶著疲憊不堪的20名戰士回來了。
他們一出城門就向北追,等追到了北方森林的邊上也沒有看見吳木他們的影子
然後他們開始沿著森林和草原的邊界向西邊追去——他判斷吳木絕對不敢向東邊逃——那是我們的騎兵最活躍的地區。
但一直追到晚上,都沒有看見吳木他們的影子。
木駝在一晚宿營後——現在他們都在馬背上帶了土魯做的獸皮賬棚——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認為是不是吳木他們在逃跑中因為草太深沒看見,或者騎兵們追的範圍太窄,跟吳木他們錯過了。
但吳木實際上比他想得要簡單。
後來我帶著元昊和另外20名戰士,再嘗試了一次追蹤。
不過這一次我帶上了一批“戰友”——狼“狗”。
出乎我們所有人的意料,吳木他們出了城門以後,不是向北,也不是向西,而是直接向南——我一看就明白了,城門向南不到四公里就是森林,而這片森林向西是和北方的森林交匯的,兩方的森林在西邊形成了一個錐角。
吳木清楚地知道,在草原上永遠跑不過我們的騎兵,所以他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森林中的地形和視線對綺兵不利的天然條件,先進入森林,再向西,從森林中逃跑到北方。
木駝卻匆忙地作出了判斷,所以與吳木一行當然南轅北轍,相去甚遠了,
不出所料,我和元昊他們追出約50公里後,方向已經明顯向北,這時找到了一處用過火以後的痕跡,除了狼的反應證明了吳木他們曾經來過以外,地上還有一個破碗。
他們一定從這裡經過!
第三十一章 萊夷食人
天色已晚,我決定在林中宿營。
第二天一早,我們繼續向前,吳木他們的逃跑線路方向已經是向正北了。
高大而密集的喬木樹冠將地面遮得光線黯然,騎兵們在逼窄的山道上行進,加上還要看狼的反應,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我大致判斷了一下,如果以現在這樣的速度跟蹤,肯定是追不上吳木他們了——不能不說,吳木的決定是正確的。
到中午時,我們才前進了不到二十公里。
這時,騎兵們突然發現前面有人!
隨著我們迫近,十數個原始人從較低矮的樹幹上跳下來,飛速地逃遁。
我和元昊他們幾個乾脆跳下馬來,緊跟在後面追了上去。
不到兩公里的路上,相距150米左右,我們始終追不上他們——看起來他們的奔跑速度並不快,但對地面的哪怕一個小小的土坎都清清楚楚。
而且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最後的那位揹著弓箭,這讓我小心了起來,我也取下弓箭,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不是說那些逃跑的俘虜都沒有武器麼,這些武器從哪裡來的?
等跑到兩公里處時,眼前赫然是一個較大的山洞。
洞口有將近30名戰士站在那裡,其中包括那十幾位我們剛才追蹤的戰士。
這些戰士都用箭瞄著我們,卻沒有人過來交涉。
這時元昊已經趕了上來,我看了他一眼,他搖了搖頭——我們要追的不是這群人。
看起來這是一個部落的所在地。
我看了看他們所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