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4/4 頁)
。步行的戰士基本上都拿的是長矛。但藤筐裡的戰士都持地是弓,看來是欺負慣了沒有弓箭的風氏族戰士。
森林的位置略高於草原,當萊夷人已經接近到300米左右時。我大叫一聲“駕!”率先騎馬衝出,木駝哈哈大笑,雙腿一夾,緊跟在我身後。
兩百騎戰馬馬蹄撞擊地面的聲音如巨雷突然震響,萊夷人聞之色變。
對付象兵地辦法,我和木駝已經預演過多次,都覺得只能用騎射這一個法子。我曾想過用後世的火攻,但森林和草原易燃的特點讓我放棄了這個誘人地想法。
那另一個辦法就只能是騎射——少攻象,多攻人,先消滅地面的步兵!
當地面部隊已經喪失戰鬥力的時候。區區幾頭大象還能成什麼氣候!
所以我們明智地選擇不和戰象硬衝,而是利用馬匹的速度優勢,輕輕地從距離戰象約50米的地方掠過,其間每名騎兵至少發出了兩箭,我和幾名戰士發出了三箭。
但同時,象兵的優勢也得到了體現,在藤筐內的萊夷也發出了至少一箭。造成我方七人三馬帶傷。但由於有藤甲保護,傷勢都不重。
萊夷步兵就慘了,數息之內,被400多支箭覆蓋,造成了至少一半地戰士退出了戰鬥,躺在地上呼天搶地,或一動也不動,估計沒得氣了。
象背上的萊夷人也至少死了一名,但傷者並不多。看來藤筐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
儘管我們的弓箭明顯比萊夷人地要好,但象兵則在近距離內有高度優勢。
總體上是我們佔了一點便宜。打了萊夷人一個措手不及,風氏戰士站在坡上歡呼起來。
被激怒了的萊夷人趕著戰象,衝向了我們的騎兵隊伍,但戰象從速度還是靈活度上比戰馬都低了不只一籌 尤其是在我們有廣闊的迂迴空間的情況下。
按事先制訂的戰術,我和木駝等幾名領頭的分別帶50來人分散向不同方向遁走。萊夷人地象兵顯然沒料到有這一手,等他們也將群象分開追來時,又一批萊夷步兵倒在了草地上。
在步兵消滅之前,我們打不定期了主意不靠近大象!
三個回合後,地面上已經沒有了可以跑動的步兵,一頭大象也因為中箭過多而倒下了。
我方有9騎退出了戰鬥。
剩下的就只有10頭大象和191騎在戰場上相互追逐。
這下子可以專心對付象兵了。
騎兵們將大象分散弓開,並形成了分別包圍的局面。
“放箭!”
五倍於敵箭的優勢將藤筐內的敵人壓得抬不起頭來,大象未能得到藤甲保護的地方則不斷中箭,奔跑中疲態越來越明顯。
不到一個小時,戰鬥就結束了。
我實在有點心痛那些戰象,最後只有三頭戰象上的戰士選擇了放棄抵抗,其他的戰象已經不可能活下來了——這是多麼強大的運輸機器啊!
萊夷人地步兵基本上覆滅,死者比傷者要多。
萊鷹被騎兵們從一頭倒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