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哎喲,我身材這麼好,哪裡腫嘛!”苗青*的笑著打趣,在大家的哈哈大笑聲中扭著屁股出門打電話去了。
胡六知道陳成口裡的何老闆就是《海城都市報》的總經理何森,負責本報的一切經營業務。核心的幾塊業務分別是廣告、發行、印務。在報社排名第三位,僅次於社長和總編輯,是編委會和經管會成員。
胡六是先和何老闆搭上線然後再見的陳成。當然,胡六和陳成之前曾經在行業的會上有過接觸,並有過深入的交流。那個時候胡六坐在主席臺坐報告,陳成在下面聽講,這白天的一上一下,晚上就變成一個臺上的賭友了,兩個人的牌品都不錯,所以彼此印象都還不錯。
胡六沒來海城之前,本是某地市報發行公司的總經理,和陳成雖然都是總經理,級別基本對等,名氣卻比陳成大。出了三本行業性的書,在業內算是小有名氣的職業經理人。常常還在發行高峰論壇上做報告,大家稱其為胡老師。他每次聽到這樣的稱呼的時候都會笑著說,我老實嗎?我很老嗎?大家都會說胡老師既不老實也不老,盡幹些年輕人才乾的不老實的事。胡六聽來哈哈大笑,很江湖很性情。
何森、陳成、胡六的會面以及合作都基於海城將出現一份新的報紙,大家彼此都找到了利益共同點。彼此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需求的東西,然後一拍即合。
這個報紙在業內算是個恐怖動物,它所出現的城市,必定會經歷一次血腥的市場洗牌,有些報紙會倒下,有些報紙會重新排位置。但沒有例外的是,重新洗牌後的市場,它一定會成為最大的贏家。因為它有最好的製作部門,也就是採編部門,有最強大的營銷銷售部門,也就是廣告和發行。尤其是他們歷來使用高舉高打的發行促銷手段,密集的人海戰術,每到一個城市擴張,必定在最短的時間改寫發行市場的格局。因為他們的理念是廣告經營,發行先行。所以在發行的投入上歷來都是大手筆,有先進的發行理念和成熟的市場操作手法,更主要的是發行團隊的操作幾乎是流水線式的規範,江湖傳言,他們管理發行就如同軍隊管理士兵一樣,指哪打哪,令出必行令行禁止。正是基於這樣的市場壓力,也因為《海城都市報》的零售一向是整個發行鏈上最薄弱的環節,所以何森和胡六搭上了線希望他能來這個時候來操作《海城都市報》的零售業務。
何森和胡六私下的承諾是,胡六把《海城都市報》的零售業務做起來,站穩腳跟以後就讓胡六接替陳成成為發行公司的總經理。因為胡六以前雖然也是一個發行公司的總經理,但畢竟只是個地市報,發行公司總的員工也不過三百來人。一年的流水額不過兩千多萬,而《海城都市報》做為一個省會城市的報紙,光發行公司旗下的員工都有近兩千人,一年的流水額六七千萬。而且業內都知道,05看重慶 ,06看海城。說的就是海城傳媒業在06年將發生鉅變,誰在這個市場中能夠脫穎而出,誰將會在江湖上功成名就。做不做總經理,胡六並不是很期待,而且他也不完全相信何森,他看重的是最後一個環節。他現在雖然在業內小有名氣,但畢竟自己掌控的盤子太小了,對自己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侷限性。他要想提高身價,在這個圈子裡得到更大的發展,這對他而言是個機會。
他雖然知道過來海城沒有說的那麼簡單,但是他也沒有料到以後的日子會是那麼的艱難。
牌品識人品1
牌品識人品
何森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趕到,他被一個廣告纏住了。按照何森的指示要他們先行開動,不需要等他。但陳成和胡六都覺得不好,老闆沒來,大家先幹不大合適,正所謂老闆不干我不幹是職場規則,這幾個職場老狐狸那是一定要講究的。
大家閒聊了會,不遠不近不疼不癢的,一個哈哈連著一個哈哈。
陳成是見了牌都手癢的人,看著無聊,就向胡六發出邀請:“胡總,一起玩下?”
“你們玩,我還是在旁邊學習好了。”胡六和陳成一起開會的時候在牌桌上切磋過的,知道陳成善於麻將而拙於地主,而自己卻是恰恰相反,所以覺得一來就贏錢不大好。
“胡總,你說你賺那麼多錢幹什麼?還是給兄弟們發點獎金吧?”張文笑哈哈的動員。
“剛來就贏兄弟們的錢不大好吧?”胡六也牛皮哄哄的笑著說。
“都別吹啊!”陳成邊洗牌邊說:“我們還是手上過吧!”
打牌這個事情,是最容易暴露一個人性格的,容易贏得人的尊敬,同時也最能暴露一個人的性格缺陷,搞不好還會得罪人。這和一個人的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