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標收益率時即可丟擲。投資者應關注那些一年來沒有動作過,而今有莊介入的個股,一般漲幅都會超過50%,多數可達100%。保守型投資者可在最低價上漲50%時丟擲,進取型投資者可繼續持籌看漲,在股價創下某高點後回落,跌幅超10%時獲利了結。
2、如某股票某天莫名其妙地拉出一根長紅,且放巨量(達到其流通股的10%以上),第二天一早可馬上出局。
3、某股票已有一段較大的漲幅,許多報紙和股評人士在圈點推薦之時,市場出現極樂觀的市況,也是該派發的時候了。
4、利用均線系統識別,一般可選用長期均線組合:21日、68日、1444日均價線,當股價從低位拉昇至階段性高位後,股價與144日均價線嚴重背離,股價移動平均成本越來越高,伴隨承接盤的轉弱,股價回撥至144日線是必然的選擇。
第六章 操作技巧(7)
5、盤口變化也會給出莊家出貨的訊號,作為投資者賣出股票的機會。在股價拉昇初期,莊家往往會用大單拉昇小單打壓股價,以吸引市場的注意,給投資者造成大資金不斷湧入的跡象。而在回撥階段則恰好相反,即用小單拉昇大單出貨的手法造成股價反覆震盪。
6、股價出現大幅上揚後,成交量卻出現背離現象,呈價升量縮的特點,這表明行情上揚並沒有受到場外資金的追捧,只不過場內持股者惜售心較強,導致上檔拋壓小,資金不大也能推高行情,但這樣的行情不會持續很久,形成頭部的機會很大。因為成交量是股價漲跌的原動力,股價從低位拉昇至階段性高位時,必定有成交量的配合;當股價再次上升時同樣需要成交量的放大,沒有成交量的支援,股價是很難繼續上漲的。
在買賣時機的選擇上,對投資者來說,最為重要的是賣出時機。因為相對來說,只要股民心態好,不盲目,不衝動,要做到低位買入並非難事,但要做到高位賣出卻非常困難。賣早了賺的錢少,賣遲了又可能被高位套牢。因此,買入時機重要,但賣出時機更為重要。這是保證勝利果實到手或減少虧損的關鍵。事實上,在股價低位時買入股票,甚至低價位買中大牛股的不乏其人,但賺了大錢的卻是鳳毛麟角。箇中緣由,就是許多股民光會買不會賣,在不適當的時機將股票拋掉了。
股票賣出時機不當,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開始信心百倍買股,相信是強莊大牛股,但在莊家反覆洗盤中,卻逐漸失去了耐心,於是有蠅頭小利便急著跑了;另一種情況是貪多戀戰,本來股價已經升了許多,到了頂部,仍想它再升些,本來持股已經賺了不少錢,仍盼它多賺些,在頂部糾纏不休,終被套牢,“煮熟的鴨子飛了”,自己反被悶在蒸籠裡。
賣出時機掌握得不好,通常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受自己的情緒或市場熱點氣氛的影響頻繁換股,沒有足夠的耐心與信心;2、獲利品種不知道適當了結,總想看高一線;3、被套之後只是等待,萬不得已才會被動斬倉;4、明明行情到頂應該減倉時不知如何下手。那麼投資者該在什麼情況下賣出股票呢?除了上面介紹的技術指標外,還有四種情況可以考慮。
第一種情況,當股票達到目標位時,沒有充分的不賣出的理由,則應賣出。投資者在買入股票的同時,都會根據買入的理由制定一個目標位和大概的持股時間。當到達目標位之後,如果該股在走勢上沒有明確體現出後市趨勢,則應該賣出。實際上一隻個股在大多情況下並不能反映出後市走向,無論從技術面還是基本面上都很難做出明確的判斷。所以此時賣出體現了一種合理的操作思路。
第二種情況,當發覺自己買入的理由不成立時。買入需要理由,例如你因為某種訊息而買入一隻股票,但後來發現訊息並沒有兌現,這就是理由不成立的一種情況。另一方面雖然訊息是準確的,但分析的邏輯不合理。訊息看似利好實則利空,公佈之後市場反應與你的判斷相反,這也是理由不成立的一種情況。當你發現買入的理由不成立而同時又找不到其它充分的理由讓你繼續持有時,則應賣出,因為你買入行為的本身是不合理的。
第三種情況,當股價達到你設定的止損位,或形態明顯走壞,則應堅決賣出。設定目標位的目的就是將損失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之內,這種情況下斬倉沒有什麼猶豫的,此時割捨,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另外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一次性賣出。
第四種情況,當你需要調整持倉結構時。你覺得目前大勢並不是太好,而手中的倉位又較重時,則應適當地賣出一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