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頁)
上門來,可不能讓她跑了。他眼珠一轉,說道:“聽說你這個小妾是從良的?原來紅遍了長沙城?”何員外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弘曆哈哈一笑說:“老何呀,這樣吧,我保舉你做個縣官,你這個小妾就送給我如何?”何員外又想當官,又捨不得趙姨娘,更惹不起弘曆,一時呆在那裡不知道說什麼好。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
才退朝,大殿上只有雍正和賈雨村兩個人。賈雨村侃侃而談:“陛下,全國現在正在展開如火如荼的學習《大義覺迷錄》的運動。廣大八旗官兵們說要把《大義覺迷錄》銘刻在腦子裡,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
雍正一擺手止住了他問道:“打探到賈寶玉的訊息沒有?”
“寶親王從江南來信說,發現了賈寶玉的蹤跡,那賈寶玉正要逃往雲南。”
“雲南?”雍正一驚,忙問:“他不趕快來銀網陣救老十四,跑去雲南幹什麼?”
四川,峨嵋山白象寺前。
晴雯面色憔悴,淡淡地對肖川說:“師姐,我想請你代理一下掌門,我要下山一次。”肖川試探地問:“師妹,你可是要去找寶玉他們?”
晴雯低頭不語。肖川嘆了一口氣說道:“寶玉告訴我說,他們要去雲南碧羅雪山,練功兼找藏寶洞。不過,碧羅雪山那麼大,你去哪裡找他們呢?”晴雯微微一笑說:“看我的緣法了吧。”肖川笑著從懷裡掏出個木頭哨子遞給晴雯說:“師妹,這個哨子是我馴馬用的,我的烏騅馬一聽到這哨聲,就會長嘶著跑過來。你帶上它吧。”
第九十五章 雲嶺之南
一丈多高的石碑豎立在路邊,雖然已經風化剝落,八個大字依然清晰可見:玉斧高懸,雲嶺之南。
黛玉勒住馬,長出了一口氣,說:“哎呀,我們總算到了雲南了。”
賈五看看那石碑,然後說:“這雲嶺之南就是雲南了,可是玉斧是什麼意思呢?”
“那是宋朝的典故,”黛玉笑著說,“宋太祖手下大將滅蜀以後,進獻雲南地圖,請求攻取雲南。宋太祖以為雲南乃化外之地,漢人不多,諸葛亮七擒孟獲之後還把土地都退還了當地土人,何苦無故開戰呢。所以他用玉斧在地圖上沿大渡河劃過,說此河外之地,非吾所有也。對了,那雲南昆明還有個大觀樓呢,和咱們園子的名字一樣。”
“怎麼會這麼巧呢?”賈五奇怪地問。
“是不是巧也很難說,”黛玉笑著說,“那大觀樓是十幾年前雲南巡撫王繼文在滇池邊上建的,登樓可以見近水遠山,蔚為大觀,故名大觀樓。咱們府的園子修成的時候,十四阿哥奉旨正在南疆平定緬甸、越南一帶的叛亂,聽說他大營行轅總部就駐紮在昆明大觀樓。或許娘娘就是因為思念十四阿哥,才給我們的園子起了同樣的名字也未可知。”
二人一邊說笑一邊趕路。雲南多高山險川,橫斷山一帶,峽谷氣勢磅礴,千丈高嶺矗立在大江之上,只露得一線天際。奔騰的江水咆哮而下,震耳欲聾。山路繞江而上,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谷,窄的地方容不下兩人並肩。他二人一會兒看得驚心動魄,一會兒走得提心吊膽,好不容易走到了一片平平的山谷,才鬆了一口氣。
山間的谷地,當地土人叫做壩子。壩子裡到處是一叢叢的竹林,那竹林的竹子大的有人腰那麼粗,三四層樓高,竹梢飄逸地半垂下來,人稱鳳尾竹。碧綠的竹林中隱現著一座座金黃色的竹樓。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黛玉揉揉鼻子,說:“好香,是什麼花啊?”賈五笑著從路邊的小樹上摘下一朵鵝黃色的小花蕾,給黛玉戴在鬢角上,還說道:“就是這個花了,有名的緬桂花,都說香氣可以醉人呢。”
賈五跳下馬來,拿出地圖看了看說:“嗯,我們現在應該就在怒江邊了。”說著把自己圍著的玉帶解了下來,“林妹妹,你把那紅綾拆出來好麼?”
黛玉用自己頭上的簪子挑開玉帶裡子,抻出紅綾,交給寶玉,笑著說:“大概我們離碧羅雪山也不遠了,劉老老不是說過那裡有個叫雪峨嵋的山麼,還說有一個小金頂呢,八成就是我們要找的地方了。”
賈五點點頭,仔細地看著紅綾,忽然聽得竹林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鼓聲。賈五一愣:莫非是有什麼軍隊埋伏在那裡?急忙跳上馬。黛玉頓了一下,從懷裡掏出個木牌子,遞給賈五,說:“寶玉,這是我娘給的雍王府的腰牌,一直沒想起來。
你現在拿著,說不定有用呢。”
賈五接過腰牌,紅木上面雕著虎頭,還有一個金漆大字”雍”。
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