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雷鋒也可以說是Kaizen成本法的自發實踐者。從鞍鋼化工總廠洗煤車間到焦化廠建設工地,雷鋒又到了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在參與宿舍施工時,雷鋒發現當時和泥、運磚、砌磚三組人同時上工。而其他兩組人要等泥和好之後才能開始工作,徒然浪費了不少時間。為了提高效率,雷鋒發動同組的人提前1個小時上工,把泥和好,其他兩組人來了之後馬上開工。天氣寒冷,泥的黏結性降低,磚砌不牢。雷鋒想:在泥裡摻進沙子、蒿草會不會好一些呢?大家一試,果然奏效。用鐵鍬拌和,土塊打不碎,泥和得不均勻,雷鋒就赤腳下去攪拌。
磚牆砌高了,運泥開始變得吃力。雷鋒一邊幹活一邊動起了腦筋。手裡比比畫畫,嘴裡自言自語,讓大家都莫名其妙。過了一會,雷鋒把大家叫到一起,在地上用樹枝畫了個草圖——“橫杆吊斗運泥法”。大家一看,都來了興趣,紛紛出主意,很快在工地上搭建了起來。不僅可以運泥,還可以吊磚、吊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軍後,在汽車連,由於新兵們只有一輛教練車,大家只能輪流上去學。雷鋒就琢磨著如何解決人多車少的問題。他提出自己動手造汽車教練臺,用的都是倉庫裡的廢舊物品。教練臺造出來之後,大家上去一試,踩油門、推拉離合器、轉動方向盤、掛檔,都跟真的一樣。缺少教練車的問題就這樣被雷鋒解決了。
在工作中,具有革命意義、能在一夜之間創造巨大效益的新創造、新發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點點滴滴、循序漸進的改進和完善,日積月累,帶來企業效益的提高和個人事業的進步。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一個有心人,從對細節的關注中發現改良和進步的契機。只有具有敬業精神,對工作滿懷熱情,對業務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持之以恆,不斷有所發現和創造。
第十一章 “吃虧是福”的雷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寸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麼?在生活的倉庫裡,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雷鋒)
只有那些敢於承受巨大損失的人,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羅伯特·肯尼迪)
一、雷鋒與阿甘
雷鋒是個不怕吃虧,也不會為自己斤斤計較的人。對於工作,雷鋒從來不計較分內分外,幹多了幹少了,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了,只要力所能及,他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當公務員時是這樣,當工人時是這樣,成為解放軍戰士以後仍然是這樣。
在望城縣委機關,他把所有的辦公室、會議室的衛生都包了,還為縣委機關的全部工作人員開啟水,打掃走廊;在治溈工地上,他不僅每天奔波幾十裡送信,還要充當編外質檢員,自覺監督工程質量;在鞍鋼,雷鋒所在的推土機班組本不用派人參與鍊鋼,但雷鋒利用下班時間主動參加鍊鋼,儘管一天要上兩個班,但雷鋒仍然是幹勁十足,不知疲倦;在部隊,雷鋒幫助戰友補習文化,替他們拆洗被褥、縫補衣服,主動打掃衛生、掏廁所,義務為戰友理髮,到廚房幫廚。
有人說雷鋒是個傻子,就是因為雷鋒淨幹些讓自己吃虧的事。其實,雷鋒的“不怕吃虧,樂於付出”的背後,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鄭板橋有句名言,“吃虧是福”。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虧與不虧是相對的。所謂小處吃虧,大處受益;暫時吃虧,長遠受益。雷鋒做過很多捐款捐物,助人為樂的好事。他自己省吃儉用,卻為別人慷慨解囊,無私奉獻,彷彿是吃了虧。但也正是這些好事、“傻事”,改變了雷鋒的命運,給予他更大的收穫與回報。
1958年春天,望城縣委決定建立團山湖農場,並準備購買一臺拖拉機。由於財政緊張,縣委號召大家捐款。雷鋒把自己積攢了1年多的20元錢捐了出來,這是他本來打算給自己買新被子的錢,也是當時最大的一筆捐款。鑑於雷鋒的一貫表現和他為購買拖拉機做出的貢獻,縣委決定派他去農場學習拖拉機。要知道,在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拖拉機是農業機械化的象徵,拖拉機手則是讓人羨慕的,甚至是神聖的職業。這筆捐款再次改變了雷鋒的命運,成為拖拉機手為他日後到鞍鋼開推土機,到部隊後成為汽車兵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