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 頁)
眼四處撒麼的還有馬麥。這種可視條件下,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生怕中了對方埋伏。
直到11點,大霧才逐漸散去。伊凡諾維奇再次舉目,不由得吃了N驚,只見對面人山人海、無邊無沿,金帳汗國軍足有十至十五萬之多,趕上西征的兵馬數量。羅斯聯軍只有區區五六萬,僅對方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少得可憐啊!
事到如今,這有捨命一搏,或許還有出路。
於是,會戰正式開始。首先,雙方各派兩員戰將,以單挑拉開會戰序幕。
金帳汗國陣地裡衝出鐵米爾木扎(Temir…murza);羅斯聯軍裡殺出的是亞歷山大&;#8226;佩列斯維特(Alexander Peresvet),他的職業是修道士,確切地說,他是名“武僧”。
兩人在戰場中央馬打盤旋,刀槍並舉,乒乒乓乓戰作一團。二人殺了個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誰也佔不了上風,誰又不甘下風。
最後倆人牙一咬、心一橫,得,一塊死了吧。他倆各給對方一下,雙雙死於馬下。
單挑過後便是群毆的壯觀場景!
馬麥命令金帳汗國軍集中攻擊敵軍主帥,伊凡諾維奇的盔甲在陽光照耀下格外耀眼,更何況他還親自扛著大公的旗子在戰場上“招搖過市”。
敵軍主帥真是太好找了!金帳汗國軍蜂擁而上,沒幾下就將伊凡諾維奇劈於馬下,大公旗幟也隨之倒下,和伊凡諾維奇的屍體一起慘遭亂兵踐踏。
馬麥一看哈哈大笑,可奇怪的是,主帥慘死並沒讓羅斯聯軍亂了陣腳,他們戰鬥得異常英勇。
雙方混戰三四個小時,殺至下午3點,羅斯聯軍在側翼發動的突襲最終搞定三倍於己的敵人。金帳汗國的十餘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羅斯聯軍也損失兩萬有餘,喪失一半人馬,可以說這是羅斯人的一場慘勝。
隨著蒙古殘兵落荒而逃,歡呼之聲迴盪在整個庫利科夫,勝利的笑容掛在每個羅斯人臉上。
這時,戰場上出現十分詭異的場景,幾名將領對著一具屍體輕聲呼喚著:“大公,大公,醒醒。”那具屍體輕輕動了動,緩緩睜開眼睛,嘴裡喃喃道:“疼殺寡人。”
咦?伊凡諾維奇不是死了嗎,難道詐屍不成?把十指塞進嘴裡做驚恐狀!不對呀,那個被喚作大公的人穿著護衛的盔甲!
其實,此人正是伊凡諾維奇。就在雙方武將單挑的時候,他和護衛米哈伊爾(Mikhail Brenok)互換了行頭,喬裝改扮成普通騎士。
米哈伊爾穿著大公的盔甲,扛著大公的旗幟,在戰場上成功吸引了敵軍注意力。
遺憾的是,英雄米哈伊爾壯烈犧牲。改頭換面的伊凡諾維奇並沒有躲在地洞裡看熱鬧,他像往常一樣揮動馬刀盾牌奮勇殺敵,即便受傷也不下火線,直到流血過多、筋疲力盡暈厥在戰場上為止。
庫利科夫會戰讓英雄伊凡諾維奇的職業生涯達到巔峰,他也因此聲名鵲起。為紀念這場發生在頓河沿岸的偉大勝利,人稱伊凡諾維奇為“頓斯科伊”(Donskoy,意為“頓河的”)。
因此,伊凡諾維奇也被稱為季米特里&;#8226;伊凡諾維奇&;#8226;頓斯科伊(Dmitriy Ivanovich Donskoy)或季米特里&;#8226;頓斯科伊(Dmitriy Donskoy)。
【脫脫迷失】
庫利科夫會戰成就了頓斯科伊,也成就了金帳汗國的脫脫迷失(Tokhtamysh)。
狼狽逃竄的馬麥下場挺慘,覬覦汗位的脫脫迷失從南部展開攻擊,在哲別和速不臺曾經顯神威的迦勒迦河附近打跑馬麥。落荒而逃的馬麥遁入克里米亞的卡法(蒙古人送鬼兵,加劇黑死病傳播的地方),當地的熱那亞人對這小子很不感冒,趁機將之殺死。
脫脫迷失如願登上可汗寶座,重新統一老祖宗朮赤的領地。金帳汗國換領導,但大政方針沒有變,脫脫迷失和馬麥一樣,要求羅斯諸國按傳統向他效忠。
庫利科夫的勝利極大鼓舞了羅斯人,他們拒絕向脫脫迷失稱臣,在他們眼裡,蒙古人不再是什麼天兵天將。
脫脫迷失勃然大怒,一舉洗劫蘇茲達裡、弗拉基米爾,莫斯科也未能倖免,被焚成殘垣斷壁。庫利科夫的勝利沒能讓羅斯人繼續走下去,羅斯在此後的一百年裡將繼續受到蒙古人統治。不過,庫利科夫的勝利是羅斯結束蒙古統治的先期訊號,它激發了羅斯人的反抗精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