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4/4 頁)
下的領土。
與此同時,風起雲湧的內憂又在塞爾維亞大地上熱熱鬧鬧地展開,對皇位垂涎三尺的貴族們蠢蠢欲動,甚至已經開始行動,向米利察母子頻頻發難。
【“漢奸”還是“岳飛”】
另一方面,米利察阿姨最痛恨女婿弗克,要不是他,老公也不會死。阿姨一怒之下找來一堆文人墨客大肆創作,不久各種詩歌充斥坊間,這些“大字報”把矛頭對準弗克,嚴厲批判他在科索沃戰役中的“漢奸”行為。
隨之,各種說法沖天而起,老百姓說啥的都有。有的說弗克這小子嫉妒拉扎爾,嫉妒心讓他突然撤兵,等著看拉扎爾的笑話;還有的說弗克和穆拉德一世暗中勾結,等搞定拉扎爾以後,弗克便可權傾塞爾維亞,並臣服於奧斯曼帝國。
如上種種說法,雖然老百姓中間傳得邪乎,塞爾維亞史學家卻不接受,認為是米利察阿姨的惡意炒作。
促使史學家力挺弗克的原因估計是,科索沃戰役後弗克的行為完全不像“漢奸”所為。
他拒絕臣服巴耶塞特,還聯合匈牙利籌備反奧斯曼的行動。儘管弗克在科索沃戰役中保住了軍隊,但勢力和奧斯曼帝國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弗克沒能抵抗多久就敗下陣來。
1392年,斯科普里陷落,弗克被迫稱臣進貢。即使這樣,弗克還是不服輸……
一一九 新的威脅!新的東征
科索沃慘敗不僅是巴爾幹諸國的災難,也成為拜占庭的夢魘。
沒有巴爾幹方面掣肘,君士坦丁堡變成土耳其人的主要圍攻目標。奧斯曼帝國大有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精神,先後六次圍攻君士坦丁堡(時間分別是1390、1395、1397、1400、1422、1453年),並在最後一次光榮完成滅亡拜占庭的歷史使命,這段咱們後文再表。
【連鎖反應】
如果說蒙古帝國是一道瞬間橫掃中、東歐的霹靂,奧斯曼帝國則是一片緩慢籠罩到歐洲上空的烏雲,成為威脅歐洲的新蒙古帝國(這麼比喻在下認為不太過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