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頁)
個給皇帝加冕的教皇。
羅馬教會與法蘭克王國再一次合作,教會的地位得到鞏固,王國則得到天主教徒們的支援。
從此,查理也被稱為查理曼(Charlemagne; 768—814在位),法蘭克王國也搖身一變,進入帝國時代,稱為查理曼帝國(Charlemagne's Empire)。
查理曼帝國形勢圖,到814年,拜占庭在義大利和巴爾幹的領地只剩下芝麻綠豆那麼大
這裡要注意一點,在歐洲,只有受教皇加冕的國王才能稱為皇帝,否則只能稱國王,也就是說皇帝比國王等級更高一級。
有些書裡把查理曼寫成查理曼大帝,這是不對的,因為“曼”本身就是“大帝”的意思,所以要麼寫作查理曼,要麼寫作查理大帝。
此時,查理曼帝國版圖相當廣闊,東至易北河、多瑙河流域,西臨大西洋,北起北海,南到比利牛斯山脈及義大利。
加洛林王朝的統治達到鼎盛,地域包括今法國、德國、瑞士、荷蘭、義大利北部、奧地利西部和西班牙東北角。
查理曼成為西歐的霸主,他統一西歐,被尊稱為“西歐之父”。
查理曼帝國的意義不僅在於促使西歐成為統一的基督教文化區,而且對後來的十字軍東征,乃至歐盟的建立,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查理曼的功績】
海納百川,取則行遠。查理曼雖然是日耳曼國王,但他不分種族招賢納士,大量任用羅馬教士及古典派學者,歐洲各地的學者聚集於查理曼的宮殿:
阿爾琴主管宮廷學校,艾因哈德編寫了查理曼的個人傳記,保羅修著了倫巴第人的歷史等等,這一舉動極大鞏固了他的統治;這也是人力資源整合的一個成功案例。
查理曼還要求教會和修道院開辦學校,設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七科,它們成為中世紀歐洲教育的基礎學科,由此將構成中世紀西歐文明的三大要素: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第一次綜合起來。
軍事方面,查理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