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世之間爆發戰爭。他倆都是奧托的妹夫,奧托正可以插手西邊王國的內政,他首先幫著于格打路易,後來又幫著路易打于格,忙得不亦樂乎。
當時,德意志國內已是烏煙瘴氣、刀兵四起,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洛林等公爵紛紛舉旗造反,企圖混水摸魚。
奧托的一項偉大功績就是平定國內各公國的叛亂,他利用中等貴族和大貴族之間的矛盾,很快瓦解了敵對聯盟。法蘭克尼亞公爵被迫求和,巴伐利亞公爵被趕走,洛林公爵也繳械投降。
幾年工夫,奧托便控制了大部分德意志:薩克森、法蘭克尼亞歸自己統治,巴伐利亞、士瓦本、洛林分別由他的弟弟、兒子和女婿統治。
奧托是既捕鳥者亨利之後,又一個侵略斯拉夫人的日耳曼君主。他迫使波希米亞公爵投降,臣服在德意志的大旗之下。
翌年,奧托攻入義大利,與原義大利國王的遺孀結婚,順利地把義大利王冠戴在自己頭上。征服了義大利,奧托本來應該高興才對,可是他卻愁容不展。
原來,兒子和女婿對他分配義大利的權力感到不滿,便聯合美因茨大主教一齊反對奧托。
奧托是水裡火裡歷練出來的,面對這些小輩豈會束手無策。當時,馬扎爾人已經在西歐肆虐了近半個世紀,德意志貴族對這些來去如風的敵人心存恐懼。奧托正好利用他們的這種心態,將之籠絡在自己麾下。
這要感謝捕鳥者亨利,他給兒子留下一支精銳騎兵,這支騎兵讓那些被馬扎爾人嚇破膽的貴族們有了依靠,這支騎兵也將在不久後的“奧格斯堡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
籠絡住人心,反叛者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很快,兒子和女婿們被打敗,奧托從這次叛亂中得到教訓,也總結出經驗:血緣關係並不一定可靠。
954年,奧托重新分配國土,任命親信擔任公爵,統治各公國。從那以後,德國安定下來,奧托的地位和權威再沒受到挑戰。
奧托之子曾這樣評論老爸:“他像一頭獅子抓住他所佔領的各個國家,而對我,他的兒子,卻一點也不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