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張行“張掌櫃那你說說山陝二省私鹽最嚴重的是什麼地方。”
張行想了一下道“朔州,那裡是大同和太原之間官府看管的力度不夠,又和河北緊挨,趙家經營著河北的鹽窩,將大量的私鹽運往朔州,銷往大同和太原兩地,因此造成了朔州官鹽幾乎銷不出去的地步。”
楊碩一聽又是趙家心中憤恨不已,看來和趙家是不是你死就是我忘啊。楊碩壓下心中的怒火道“私鹽問題,我會解決的,下面我說下以後銷鹽的新辦法。首先往後去楊家不在給各位發工錢。。。。。”
楊碩話還沒說完下面眾人紛紛露出震驚的表情看著楊碩。
楊碩擺擺手讓大家不要驚慌繼續道“運往山陝二省的鹽每月只運到運城,每斤按十五文賣給在座各位,至於你們在賣多少我不管,但每月我的四百萬斤鹽你們要給我賣完,當然鹽稅和官府的買路錢不用你們出,大家名義上還是我楊家的人,我楊碩保證沒有人會找大家的麻煩。”
楊碩說完,眾人議論紛紛,消化著楊朔的意思。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眾人安靜了下來,李倉又第一個站了起來道“二爺的意思是,鹽運到運城以後楊家就不管了,至於我們賣多少錢,賣到什麼地方都不管嗎?我們只要把二爺交給的每月四百萬斤賣完,其餘的我們什麼都不用管了嗎?”
楊碩道“是的,只要你們把每月四百萬斤的鹽賣完,其餘的什麼都不用管。”
眾人又陷入了議論之中。
楊碩喝著茶,心中很是開心,這種被後世用爛的:批發代理:銷售手段,楊碩是很有信心的。
果然一陣議論之後大家都紛紛同意。
楊碩滿意的笑了笑道“既然大家同意,那就不要在我這裡浪費時間了,趕快回去各自算算自己去哪裡賣,能賣多少吧。第一批鹽在開江大典之後就會運到運城。”
待眾人走後老吳擔心道“二爺你不怕他們自己販私鹽嗎?”
楊碩道“只要把我的鹽賣完了,他們愛販什麼就販什麼,不過要是我的鹽沒賣完,他們敢耍什麼手段的話,我不介意去官府走一趟的,不要忘了他們只有在楊家的庇護下販鹽才算合法。”
老吳道“二爺那他們能把每月的四百萬斤鹽賣完?”
楊碩呵呵笑道“吳叔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是有銀子可賺不要說每月四百萬斤,就是在多一百萬斤他們也能賣完。”
老吳在心裡默默的算了起來,就算每斤進價十五文,可是隻用除去個運費他們每斤至少能賺八文,要是一月能賣個十萬斤一月就是八千兩白銀,一月八千兩!老吳驚道“這樣他們不是比我們自己賺的更多,要是李倉或張行那個人把其餘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要挾我們的話怎麼辦。”
楊碩想了想這也是個問題,不過先期還只能這樣。對老吳道“吳叔你在家中找個可靠的人,去運城坐鎮,一來協調李倉張行他們,二來進行監視不讓他們任何一家獨大。”
老吳道“二爺放心,找好只後,我就讓他先來見二爺一面。”
楊碩點點頭道“恩我見下也好,許多話還是我說為好。另外吳叔你下去之後在給我整理一份揚州的各家鹽商的資料,越詳細越好。”
老吳道“恩,我這就去準備。”
第九章 苦惱
日漸西沉月上枝頭,楊碩翻起父親的雜記,一時酸甜苦辣盡顯心中。
楊老爺是個白手起家的典型鹽商。自小父母早亡,剩下兄弟二人艱難度日。楊老爺十六歲時到現在的大鹽商紀家做工,從小小的學徒一路做起,做到三十歲時才做到湖南的大掌櫃,娶妻安家。自此開始了自己的販鹽之路。透過努力一步步拿下河南和南京的鹽窩躋身揚州鹽商之列。
雖然記述很短也很簡潔。但楊碩能從其隻言片語只間體會到,楊老爺的艱苦辛酸。試想一個一窮二白的小人物,能從競爭激烈的鹽商之中異軍突起,中間要遭受多少的苦難,多少的阻擋。楊碩自問自己是做不到的,現在一切都比原先的要好上千百倍,但巨大的壓力已壓的楊碩又點喘不過氣了。不說別的就單一個趙家就不是自己現在所能抗衡的。
放下手中的雜記,楊碩嘴角約顯苦笑來到窗前。一片清冷月光灑進屋中。楊碩不由感嘆“今時明月照古人,古人不見今時月。”月亮將人世間的一切盡收眼中,卻從不言語一聲,默默的注視著世間蒼蒼眾生。人的力量在此時顯得如此蒼白,如若自己不能傲視這一切,最終將淹沒在這一片清冷之中。
清晨天色微亮,楊碩從床上爬了起來,這次起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