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頁)
軍兄弟,明天天帥營將有一場軍議,裨將以上以及兩個直屬斥候營的偏將都會到場。
我看明天就由你那一閭人馬,來負責帥帳門的崗哨,順便也熟悉熟悉北軍的各各將領,在他們面前露露臉。”
“軍議?有什麼事情?”
趙軍一愣,一般來說,只有軍中非常重大的軍務,才會舉行軍議,類似後世的黨委會、董事會。
蒙魁有些不滿的火氣,開口道:“還不是阮翁仲那老匹夫,不滿我父親做上帥位,一直想爭過來。
這次皇帝下詔,組建一支邊軍情報營的事,你知道吧,對了,你當時也在場。
他現在硬要跟我父帥爭,一直相持不下,而且陛下旨意限定又有rì期,沒辦法,只有軍議了。”
“邊軍情報營?不是說邊軍第三斥候營嗎?而且只有五百人,跟阮副帥爭帥位撤不上關係吧?”趙軍有些不明白了。
蒙魁一愣,最後又四處望了望,確定沒人後,才小聲的道:“我就告訴你說吧,其實這在上面也不是什麼秘密。
其實就是朝中有人對皇帝進了言,而陛下對邊疆的事情有疑慮,所以就成立了第三斥候營。
而這個營主要是負責偵查邊軍一切事物,然後把事情向朝廷直接彙報,所以私底下都稱之為朝廷在邊情報營。
聽說朝廷還會直接下派來,少量的骨幹成員,以確保情報的真實xìng,只不過陛下對我父帥還是信任的,所以將官和主要成員還是我們來選。”
趙軍一愣,沒想到居然有這樣的事情,不過,蒙魁這人心思到是挺單純,說話也實誠,雖然上面已經心知肚明,但他沒有絲毫防備,就對自己一個閭長挑明瞭,可見蒙魁是真拿自己當朋友了。
不過想了想,趙軍還是開口問道:“皇帝既然信任蒙帥,而邊疆又是無不可談之事,就算阮副帥爭去,也不可能對蒙帥照成影響,更不可能在帥位之爭上,起到什麼作用吧?
而且雖然詔令上說,是為了那個,什麼匈奴王子才成立第三斥候營,但我覺得朝廷既然派人下來,就證明有人對邊疆不滿,想安插耳目,若是這時,對情報營爭的太明顯,豈不憑白讓朝廷人非議,蒙帥又為何接這燙手的山芋?
再者,我想阮副帥既然能在臨洮爭雄多年,深得軍中威望,又是一軍之帥,心胸沒那麼小吧,不可能利用情報營讒言蒙帥。”
蒙魁聽後,一嘆口氣道:“其實這事終究到底,還得說上他跟我父帥的恩怨,父帥搶了他的北軍主將之位,他又是軍中前輩,覺得比我父親資格老,自然不滿。
但最重要的是第二點,政見不合,我父帥主張先修建好河南地和長城,積攢了足夠實力後,在一舉擊敗匈奴。
但阮副帥一直想和父帥分兵兩路,他自己帶一路兵馬攻打匈奴,哼,他就是想急於建功,奪了父帥的主將之位。”
趙軍一愣,不過他細想了一番,恐怕蒙魁帶上個人情緒了,阮翁仲的政見固然有個人利益sè彩,但未必沒有可行之處,蒙恬的政見也極有道理,可是不也是想順便穩固自己的軍中關係嗎?
思考片刻後,趙軍就問道:“這個,聽你的意思,好像情報營跟二位大帥政見也有關係啊?”
蒙魁點點頭道:“嗯,我是聽父帥說的,這個情報營不單是因為朝廷對邊疆不放心,更多的是皇帝想更多瞭解邊疆的情況,看是採納我父帥的意見還是阮副帥的意見。”
“這麼說來,當今皇帝還在猶豫之中?”趙軍一愣,又開口道:“不過,既然阮副帥為難,蒙帥不能單獨做決定,那軍議恐怕最後的結果,還是人數多者為優。
聽說支援蒙帥的裨將較少,就算爭取到王離將軍的支援,也不一定能佔據上風吧?”
蒙魁聽後,卻搖頭道:“不會,這次慘加的還有五位主要邊疆政吏,他們的意見也相當重要,就看誰在軍議上推薦的人選能到大多數人認可,站住腳。”
邊疆政吏是隨邊軍而來,配合開發河南地的,也是受邊軍管轄,當然,也由此可見皇帝對邊疆的重視,幾乎是一段時間內,把軍政大權全部交給了蒙恬,也難怪乎皇帝會成立邊軍第三斥候營。
當然也不是不信任蒙恬,秦軍著嚴謹的軍制,以及絕大部分忠於秦國的將士,就算蒙恬想造反,沒有皇帝的另一半兵符,也難以調動太多兵馬。
只是不能直接掌控邊疆,皇帝肯定不放心邊疆事務,所以才有此一舉。
“好,帥帳的安全,就交給我了,蒙兄弟,多謝了。”趙軍點點頭對蒙魁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