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4 頁)
竭力治理好臨淄,震懾六國宵小之輩。”
始皇帝點點頭,隨後又無奈道:“之前讓你自招兵馬其實也是無奈之舉,我大秦如今要修馳道、靈渠、長城等重務,北軍和南軍都還未平定邊疆,地方兵力又薄弱,所以精銳士兵根本抽調不了多少,這樣吧,到時你去北疆一趟吧,看從蒙恬那裡抽調一萬人去臨淄,其他的只能你自己想辦法了。”
“兒臣能理解,另外,關於兵力分佈上,兒臣還有幾個建議要講。”趙軍開口道,其實有些建議是不適合說的,但現在自己身份變了,趙軍的心態就轉變了,自己不僅要藉著秦朝這顆大樹擴充套件實力,還一定要保住秦江山,否則到時自己這個皇子也沒好下場。
始皇帝神色一動,欣喜道:“哦,你只管說。”(未完待續。。)
ps: ; ;ps:今天因為有些事耽擱了,所以趕的衝忙了,望大家見諒~
第六十三章 趙軍的建議(一更求訂閱)
“你有什麼建議,說來給父皇聽聽。”始皇聽後饒有興趣的道,隨後走到長案前坐下,並令宮撲又搬進來一個矮凳,給趙軍賜座。
趙軍坐下後先是沉默,整理了一會思路,半晌後開口道:“軍國大事兒臣不敢言及,但兒臣認為在咸陽的軍隊根本不能有效的配合,提高利用率。”
始皇帝一愣,疑惑問道:“何為利用率?”
“額,就是效率,咸陽三軍包括父皇的親軍擁擠在一處,兵員看似充足但卻靈動不足,缺乏應變能力,加上黑冰臺的人手不足原因才導致父皇屢遭刺殺,險情屢生。”趙軍解釋道。
始皇帝聽後沉吟半晌,對趙軍說的新鮮詞他不甚明瞭,但卻能理解趙軍話裡的意思,他說的很對,自己身邊的兵馬是多,但一旦遭遇刺殺時,又顯得有勁使不上。
“繼續說下去。”
趙軍又拱拱手道:“黑冰臺的根本問題就是人員不足,兒臣建議把上次在藍田大營的培養章程定為一項朝政,根據黑冰臺的人數多寡,每年定期定量的培養選拔新人。
如此以來,不出三年就可以補足黑冰臺人員,甚至逐步優勝劣汰,提高黑冰臺人員的素質,以後在發生類似刺客的事情,不用父皇受驚,黑冰臺就能提前發覺並阻止,也不用為通緝朝廷罪犯而發愁。”
始皇帝邊聽邊點頭,黑兵臺人員不足確實可以用這個辦法,以後黑冰臺的力量強大起來。那些六國餘孽的生存空間就更小。
不過,片刻後始皇帝又笑著問道:“霸先。你跟父皇說說,這咸陽三軍以及朕的親軍又該如何解決臃腫問題?”
趙軍一愣。剛才他只是提出問題,並沒有說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就是因為這其中牽扯的太廣,弄不好自己就要得罪人了。
“只管說,有父皇為你撐腰,不用顧忌。”始皇帝見趙軍有些猶豫就沉聲道。
“那兒臣就說了,不對之處還望父皇指正。”略為沉思後,趙軍就道:“兒臣是建議把都尉軍的十萬人馬布置到南陽,這樣以來。東可以雄顧中原威懾異心之輩,南可以與南軍遙相呼應,監控楚地遺民。
再者,前幾年父皇把關東舊民大都遷移到了三川、南陽和巴蜀,有這十萬兵馬在也可以防其生變,至於東北和北方有兒臣和蒙恬將軍在當可無礙。”
其實,趙軍還一句話沒說,那就是天下一旦大亂,南陽就可以與三川郡互為犄角。守住大秦的關中之地,使大秦帝國根基不倒。
當然,這句話他是萬萬不敢對始皇帝直說的,現在他只能未雨綢繆。在後來的亂世中,盡其力量保住關中之地,那時他自己就有時間對付關東群雄了。秦國未必不可以破而後立。
“嗯,這個主意不錯。不過關中咸陽的治安呢?”始皇帝聽後眼睛一亮,隨後又問道。
趙軍開口道:“可以在另外成立一衙門。以中尉軍和原本兩萬宮衛為基礎,配備文吏統一負責咸陽內外的治安,統籌負責之下必能效率大增,更為有效處理咸陽內外事務。
至於咸陽宮,可以調集父皇的親軍入駐防守,加上蒙毅大人麾下的衛尉軍足夠了,另外就是要充實中車府令的人手,盡選勇武之士,必可貼身護衛父皇的安全。”
“成立單獨衙門統籌管理?哈哈,不愧是朕的兒子,策略之能比尉繚也不差,朕準了,不過既然如此那就所幸把中車府,和黑羽衛也兼併到一起,同時衛尉和朕的親軍並和,如此方能盡到最大。額。。是最大的利用率,哈哈。”
始皇帝聽後大笑,明顯是很贊同,也給了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