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地方,無論您是從什麼地方開始,什麼時候想要,它都能夠循循善誘,或者熱情洋溢,或者提綱挈領。
奉承者們總是集聚在當權者的周圍,但是您不需要在能不能奉承君主這個問題上自尋煩惱。總有某些人更為接近核心人物,也就更加舉足輕重。這個人是誰呢?您肯定知道。就是您。奉承一個接一個地檢視您的自我,尋找著那些好的做法。
規則24:把您自己定下的規則放到此處。除非您是在月球上長大,否則您現在肯定不會還像孩子一樣,第一次聽說有奉承這麼回事。您應該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些。您沒有必要像個哲學家一樣來思考自己,而應該像亞里士多德一樣對那些道德準則斤斤計較。如果您在認真考慮對自我的那些認識,您遲早會想到這到底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與自己對話產生的結果不應該只是可靠的回聲和真誠的自憐。您需要相信您是一位很值得的談話物件,要對您自己能夠走出過去的怨恨、罪惡和其他的障礙充滿信心。
自己是最大奉承者(4)
您能否堅持自我,並且克服掉這些問題?請接受來自專家的意見:您絕對可以做到。
這位專家就是弗朗索瓦六世(Francois VI),他還有如下身份:拉羅什富科公爵、法國貴族、馬克西亞(Marcillac)王子、韋爾特伊(Vérteuil)、蒙蒂尼亞克(Montignac)和卡忽扎克(Cahuzac)男爵以及路易十四陛下的扈從。他在法國內戰中3次負傷,雙眼幾乎失明,曾經被委以重任,而且還坐過巴士底獄牢房,也是宮廷勾心鬥角的黨羽和犧牲者,皇后衷心的支持者而後還遭到了皇后的出賣,在種種這些經歷之後,拉羅什富科得以在一個很大的範圍內觀察偽善的真面目。《傳道書》(Ecclesiastes)是關於虛榮的入門讀本。下面這條規則出現在它的第一頁上。
規則25:自愛是所有奉承中最偉大的原則。在《箴言》(Maxims)第一版中,拉羅什富科收錄了關於自愛的一篇短文,可以肯定他這裡所描繪的是每個人的“自己”。“自愛的熱情被煽動了起來,進行煽動的不是吸引它的那些熱情或者是價值,而是它自己的努力;可以說它自己的渴望創造了價值,並且進行了潤色;可以說它所追求的是它自己,而且在目標尋找的過程中使自己愉悅,並找到了快樂。這裡存在大量矛盾:驕橫和服從、誠實和欺騙、憐憫和殘暴、膽小和勇敢。”這些能夠產生共鳴嗎?為了給自己辯解,拉羅什富科宣稱:“要是我們從來不奉承,我們幾乎就沒有任何快樂可言。”他是在路易國王的王廷上被捕的勇士,在這個王廷上,自由不羈的思想家相互攻擊別人的思想。他看到自愛在絲綢和飾帶下面沸騰,奉承與誹謗和賄賂交織在一起。
作為法國貴族階級的代言,他總結說:“我們不喜歡使用讚揚,而且如果沒有自私的動機,我們從來不會使用。讚揚是奉承的一種聰明的、不堪一擊的喬裝改扮的形式,它以完全不相同的形式來滿足接受讚揚的人和做出讚揚的人:一個作為一種表揚獎勵來接受,另一個給出這樣的獎勵來證明他是多麼的公正,多麼的明察秋毫。”這種表面光鮮的犬儒主義在對照著鏡子為自己梳妝打扮。
自我奉承無法避開自己,也很可能得長時間艱難地面對自己。拉羅什富科的那些格言是恬不知恥的自我表揚,坦誠而且直白,透過大膽講出真相來奉承讀者。真相也能讓人高興。“判斷力具有洞察力的成分,它對我們的虛榮心的奉承,超過對我們思想品質中的其他所有品質的奉承。”想要了解正在產生作用的自我奉承,就要靠得更近一點。也許您不知道怎樣找到它,它會與現實和真實進行調和,既是現實的,也是真實的。。 最好的txt下載網
自己是最大奉承者(5)
要想在幾分鐘之內就超越那些偉大的君主,只需要做這個工作:記下您是怎樣奉承您自己的。歷史和*中證明了忠誠永遠都是受到奉承的,但是他們很少引用那些奉承的言辭。對於那些很快就要重新修訂的東西,則沒有必要保留記錄。
規則26:大多數的奉承話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後
就隨風而逝。
有些奉承話刻在了花崗岩和大理石上,但是大多數就像拂面的微風一樣轉瞬即逝。奉承話不需要冠冕堂皇或者永世不忘——如果仔細推敲可能就會站不住腳而且有時候呢喃細語最為有效。少數幾個由衷地期待那種炫耀式奉承話的場合——婚禮、慶功、葬禮被嚴重地程式化了。
奉承話有效果嗎?每一次它都所向披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