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1/4 頁)
何敬焱有些不滿的道:“為夫也受吃蕎麥麵食,你怎麼沒讓廚子做給為夫吃?”
李晶晶伸手捏捏何敬焱的耳朵,道:“那時你沒跟我大婚,就那麼一點點蕎麥,當然全部都給爺爺吃了。好啊,你膽肥了,竟敢跟爺爺搶吃食。你不知道虎口奪食有多危險嗎?”
何敬焱郎笑幾聲,把李晶晶的小手握住放在胸口上,道:“你把爺爺說成老虎,不怕爺爺聽了生氣?”
李晶晶白了夫君一眼,道:“他都是人人皆知的天煞星了,還怕我把他說成老虎?”
夫妻倆從書房出來,便把信傳給遠在長安的何敬海。
半月之後,何敬海竟是攜胡葉王妃親自來到金城領取種子與樹苗。
這時已經近三月,何敬海夫妻從長安一路行來,長安的柳樹早就發芽抽出綠條,隴地的柳樹才剛剛有發芽的兆頭。
到了金城境內,景色突然間大轉變,莊稼地裡綠油油一片,馬鈴薯的花已經落了,地下的結了許多的馬鈴薯,就等著再過幾天成熟剖出來吃。
官路兩旁植滿了桃樹、梨樹,盛開的粉、紅、白色的桃花、梨花在風中綻放笑顏,美景如畫。
除去沒有池塘、小河流之外,不知道的以為來到了江南。
“這些桃樹、梨樹是何時種下的?”何敬海忍不住派親兵去村子裡打聽,得知是年前冬季種下,樹苗是隴北官府發的,官府的人說六、七月就能吃到桃子、梨子,不禁心潮澎湃。
胡葉見何敬海目光痴痴的望著車窗外的美景,柔聲問道:“王爺,您在想什麼?”
何敬海神色後悔還有一些沉重,道:“葉娘,我去年就該來隴北向焱弟、晶妹請教農事。”
定朝南地邊界的部落已經被何敬海打的四分五裂,十年之內都沒有能力形成攻擊定朝村鎮的戰鬥力。
如今南地局勢非常平穩,根本無需何敬海坐陣。
去年何敬焱、李晶晶剛弄出馬鈴薯時,李炳就曾寫信暗示何敬海,讓他親自去隴北要馬鈴薯。
何敬海當時在等待馬鈴薯的產量,就沒有去隴北,後來冬天來了,想著天氣寒冷馬鈴薯成活不了,也沒有去。
誰知隴北的馬鈴薯能夠抵抗大雪嚴寒,竟是成活下來,如今馬上就要豐收,成為隴北農民春季至秋季的口糧,一部分還能換成銀錢。
何敬海若是去年冬天到了隴北要到馬鈴薯,回到封地讓農民種下,此時封地的農民就會與隴北的農民同期收穫。
胡葉知道何敬海的性格非常內向,不願意向人傾訴難處苦水,便問道:“你為什麼這麼說?”
何敬海簡明扼要的將此事說了,長嘆一聲,表情痛苦,道:“我的一個失誤決策,害得封地農民少收穫兩季的馬鈴薯,去年冬季已經凍死、餓死那麼多百姓,今年怕是又要如此。”
“王爺,您不要太過自責。您是武將,不是文官,更不是農官,沒有想到隴北馬鈴薯豐收也是人之常情。”胡葉柔聲勸道:“別說您,朝堂上文武百官都不看好隴北冬季種馬鈴薯,彈劾隴北的摺子沒有上千也有幾百份呢。”
隴北鬧出來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胡葉在老家都聽家裡的親戚及患者說了百官彈劾何敬焱、李晶晶的事。
當時胡葉因為李炳是胡靜的大恩人,李晶晶是李炳的孫女,就為李晶晶夫妻捏著一把汗。
“焱弟、晶妹兩口子太厲害了,能打仗能種田還能賺銀錢。”何敬海聽了妻子的勸慰,心情略好一些,緩緩道:“葉娘,此次我向焱弟、晶妹要種子,你可得多幫我說些好話。”
何敬海素來不願求人,便是親人也不願意開口,這是大婚之後,頭一次求妻子。
胡葉忙點頭,道:“王爺放心。我聽說焱王最聽護國公主的話,只要護國公主同意,焱王肯定同意。”
何敬海心說:看來焱弟懼內的名聲已傳到長安城府外去了。道:“不錯。”
胡葉自信的道:“我這裡有姐姐、外甥女給護國公主寫的親筆信,我以前跟護國公主有過一面之緣,我是醫師,護國公主是大藥師也是大醫師,我們之前肯定有共同語言。這次我一定要替封地的百姓求護國公主多贈些種子。”
何敬海握住了妻子的手,柔聲道:“葉娘,你叫我的名字。”
胡葉美目射放柔情光芒,嬌聲道:“海哥。”
夕陽西下,焱王府正院飯廳傳出男女的歡笑聲,何敬焱、何敬海夫妻及李雲霄正在享用豐盛的晚飯。
胡葉再次見到了名震天下醫藥界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