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椋��竅不短�切┒潦槿逕�參寰�牡覽恚�翟誑梢鑰�羧說鬧腔塾腖枷搿!�
作詩的兒子聽了父親的這番話,心上頓喜。李嗣源忽然一轉,“以前老皇帝(李存勗)在位時,我也看他作過詩,但看不懂。其實,我們都是將門之後的子弟,詩文素來不是專長。你如果偏要認為這是你的專長,定會被人在背後偷偷取笑的。你切不可學這樣啊。”
他兒子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皮球”永遠都不會明白父皇的本意。李嗣源其實已經看透了詩文在五代那樣的亂世是沒有市場的,有時候非但沒有市場,很可能還會成為亡國的主要因素。
當大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李嗣源問樞密使範延光現有的馬匹數,範告訴他有三萬五千匹。李嗣源就嘆息道:“朕從戎有四十年之久,太祖(即李克用)在太原的時候,騎兵不過七千,先皇(指李存勗)在時最多也才一萬匹。現在有這麼多馬,卻不能使九州統一,是我養士練將的才能不行啊。我老了,馬將奈何!”
範延光又說:“臣經常考慮養馬負擔很重,養一匹馬的花費相當於步兵五個,這三萬五千匹馬,就相當於十五萬步兵。沒有戰爭需要,卻白白損耗國力,臣擔心日子長了難以維持。”
李嗣源點頭稱是,從這以後,就下詔禁止少數民族再進獻馬匹給朝廷,在邊境一帶挑良馬來買。也許,這位老皇帝很明白在亂世環境中,他用改革所創造的局面是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的。
李嗣源能有如此見地實屬難得,但他更有一種心地——對百姓的關懷之心,這在五代的帝王中恐怕是個絕種的東西了。
有一次,他和宰相馮道談論政事,馮道唸了一首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照遍逃亡屋。”
李嗣源聽了後,感動得一塌糊塗,立即命人寫下,經常誦唸,意在告誡自己,百姓的生死其實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李嗣源在位八年,革除了不少弊政。他一進入洛陽,就把那群戲子趕出了皇宮,還將罪無可恕的戲子郭門高拉出去砍了腦袋。在處置貪汙問題上,他絕不手軟,孔謙就是被他先拿掉腦袋的第一個大貪官。過不久,他又把喜歡盜墓、引起公憤的溫韜處死。對提籠架鳥之徒,他一概以棒子伺候,還縮減了大量的宮廷人員。
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多大成效,並不是我們所要討論的問題。我們要說的是,這樣一位還算英明的君主為什麼用八年改革塑造出來的後唐政權在他死後僅三年就消失了呢?
早在改革初期,他就有了危機感。也許,這個有見地的老皇帝看到了改革雖然取得了成果,但卻是極不穩定的。“皇權”在太平時期可能至高無上,但在“兵強馬壯為天子”的五代時期,“皇權”卻可輕如鴻毛。
他的一些改革措施往往在中央能得到切實貫徹,但一到地方,就沒有成果了。另外,李嗣源雖然有馮道那樣的人幫助,但其改革內容往往也有不合理之處,這些不合理的改革內容只留在紙面上,並沒有得到實施。
當他對馮道講出這種擔憂,也就是自己死後國家的走向時,馮道淡淡地說道:“聽之任之,總會有聖人出現來收拾局面的。”
他突然釋懷了,於是,他每天都焚香禱告,希望上天能降下一位聖人,來統一天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與其說李嗣源的改革是被動的,倒不如說是自發的。這種自發是一種無為,為後來的聖人創造統一天下的條件。可是,他創造了這種條件,卻沒有讓後代也延續這種條件。在繼嗣問題上,他犯了大錯。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李嗣源的禱告(3)
李嗣源剛登皇位時,由於他年事已高,所以有大臣就請他立太子。李嗣源什麼事情都可以理解,也可以想明白,但在這件事上,他卻想不明白了。他以為大臣們是想逼他退位,一聽到有這樣的言論,這位老頭子就大發雷霆,大有誰再敢言立太子就殺掉誰的意思。從他怒髮衝冠那次後,就再也沒有人跟他提過立太子的事情。
那位喜歡寫詩的秦王李從榮是他的長子,也是一個混蛋兒子。他不但自以為是,而且還信任奸賊。凡是好人,他都不信任,他只信任壞蛋。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病倒,由於年事已高,不久,病情就開始嚴重。由於許多天來的沒有臨朝給李從榮一個錯覺,他以為老頭子已經死了。先是高興,因為老頭子一死,作為長子的他肯定是皇位繼承人,可轉而又害怕,因為老頭子沒有立太子,按照這個時候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