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育界只要是個教育工作者就沒有不認識他的,畢竟年僅四十歲的年紀就拿到了國家二等的音樂獎王奧音樂獎。不要以為王奧音樂獎只是一個二流獎項就小看它,除了幾個一流的頂級獎項,王奧音樂獎含金量算是前幾名的了,獲得這個獎項的可都是那些大學教授,就沒有聽過哪所中學的音樂老師能獲得含金量這麼高的獎。
其實在陳光獲得王奧音樂獎後當然地也有不少大學邀請他去任教,只是全都被陳光拒絕了。他覺得與其去教那一群已經基本定型了的大學生還不如教這些還有更多成長空間的中學生更容易培養出人才,畢竟沒有哪個老師會不希望自己的學生能更好的。
不過話雖這麼說,但是陳光自從獲獎證明自己實力後來到了江明市第一中學任教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當初滿懷熱情地來到這裡,但是現實卻差強人意,但是陳光很快就調整過來了自己的心態,也許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吧?他們還是一群中學生,之類的自我安慰。不過一直以來沒有找到能打動自己的聲音也的確是事實。
每年的各個學校各種晚會他都會盡量地去參加,儘管在他的眼中那些小學生中學生的小品、合唱、演奏都是千篇一律無趣得讓他直打哈欠,但是他都努力的忍受了下來,努力地尋找著。
其實陳光這麼努力的教育年輕人,當然地也存了一點的私心,自從得到了王奧音樂獎後他就明顯地感覺到了自己的瓶頸所在,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辦法提高了,創作的靈感當然也再也沒有出現過,不得不承認,他的才能也枯竭了。自己想盡辦法卻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後,接到了各個學校的任教邀請書,他開始突發奇想地覺得也許他可以從那一群年輕的學生身上找到靈感。
好多時候陳光都自嘲說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小說裡到達武道瓶頸的師傅,透過教導弟子來尋找前進的道路。陳光認為既然要做,當然要做到最好。開始努力地尋找有潛力的學生,耐心的引導教導學生,也許是視線已經轉移的緣故,也就是看開了的意思,陳光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盯著那幾個一流獎項,全心投入地從非常基礎的內容開始教導起那些年幼學生之後,他還是感覺自己雖然很緩慢,但的確是進步了。也許是溫故而知新,又也許是看開了後心中的包袱放下了,又也許是兩者都有。
等到他完全投入到教育者的身份中來的時候卻彷彿忘記了一開始的那個目的,看著學生在他的指導下成長讓他有一種別樣的滿足感,他不再像之前那樣為了提升自己而教育,而是為了教育而教育了。
幾年認真教學下來陳光教導的考進各大音樂學校的學生不在少數,但是陳光還是有著一點遺憾,雖然他教匯出來的學生其中不乏基礎紮實的、技藝高超的、領悟能力強的、刻苦認真的、但唯獨沒有那麼一個有希望能超越他的學生。他知道,他的這些學生無論技巧多麼的熟練多麼的高超,走到最後都無法走到到他這一步,他知道他們所欠缺的是什麼,正是那一絲難以言喻虛無縹緲的靈感、靈氣,他無法教給他們,因為那也是他所欠缺他所尋找的東西。
不過陳光倒也沒有強求,沒有強求他的學生,也沒有強求他自己,因為那原本就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強求不得也無法強求。
這天的十六小文藝晚會他當然也作過來看了,對於這個能代表一中挑選藝考學生的陳老師各大學校都是非常歡迎的,十六小的領導早在領導席給他留了一個位置。因為陳光經常出沒於各種學校的晚會,所以江明市裡的老師領導都對他很熟悉,所以他只是入座的時候禮貌地與座位盤的幾個領導打了個招呼便坐到了座位上看著舞臺。
雖然長期作為一個演奏者、表演者的陳光十分理解“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他明白臺上那些孩子肯定也為了表演好節目而努力地在課餘時間不斷的排練,他覺得對於這些努力的孩子的表演打瞌睡實在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表現,但是他還是打了一個哈欠。
沒辦法,請原諒他,要知道這文藝晚會無論怎麼排練,表演者終究是一群小學生,當然,這種小學的文藝晚會如果偶爾看一下還覺得挺新奇挺不錯的,遇到一兩個水平不錯的節目還會升起一種非常好看沒白來的感覺。但是陳光為了他那理想可是基本上是每個學校的各種晚會能抽空看的都去了,什麼元旦晚會、校慶晚會、中秋晚會等等不要太多,江明市內光公立小學就有四所更別說那些私立學校,這麼高頻率的看各種晚會,別說是連業餘都比不上的學生表演的節目,就算是專業表演的精彩節目讓你這麼看你都想吐吧?但陳光居然堅持下來了!大家為他鼓掌!他只是打了一個哈欠實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