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禪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現色身,或示現成等正覺,轉大法 輪,入涅槃。使無量入毛孔,演一句經,無量劫其義不盡。教化無量千億眾生,得無生忍,尚喚作所知愚,極微細所知愚,與道全乖。大難!大難!珍重。
《金剛經》雲:“我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然則上來所述種種,皆作夢語觀可也。若有作實法會取,即化醍醐成毒藥,言者無心,聽者受過矣。
(摘自《禪海蠡測》)
第三章 禪淨雙修調和論
………定慧初修
鹽亭老人門人樂清南懷瑾 著
禪淨雙修,自宋時永明壽禪師提持以來,由來久矣。及禪門衰落後,用“唸佛是誰”話頭,天下叢林,入此話中,終至滯殼迷封者,如麻如粟,於是使參話頭者,如唸佛號,持名唸佛者,亦有如參話頭。雖使二者合流,別創一格,參究不通,可以往生,免至流落娑婆,永沉苦海。然禪門參究之旨與方法,勢將永淪喪失矣(參看《參話頭》篇)。今專言調和之修法。先當明夫《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節雲:
(一)彼佛教我,唸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唸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二)我本因地,以唸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唸佛人,歸於淨土。(三)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本章此節,試分作三段:第一段,說唸佛入門之方法。第二段,說唸佛之成果。第三段,說唸佛最高方法,淨念與淨土之關係。必先解決此三前提,而後禪淨雙修之事與理,於以完備。
第一,方法,分念與憶之二途,皆為定止之學。念又分為持名與默唸二門。先說念法:(一)十方如來之與眾生,皆具“無緣慈”、“同體悲”之憶念。非獨阿彌陀為如此。今簡極樂淨土一尊而言,以符淨土宗之旨。修習修土行者,此心執持阿彌陀佛名號,出聲念之,耳返聞聞其聲,眼返觀觀此念,得使念念不間斷,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切言語動作,皆了不相關,如死如痴,專此一念。(二)念得專一,用功既久,此心念佛之一念,默然在心,雖不著意起念,而自然在唸。到得此時,修學行人,往往心雖在唸,六根緣外之境,仍可作為。如此佛亦在唸,其他散心,亦可為用。自以為至於勝境,實則已成“老婆念”,不足論也。何以故?因此時在唸佛之念,為獨頭意識發起作用。第六意識,仍然波動,有何用處!必須要將六根收攝,歸此一念,意識不行,念方專一而得真純,此為念佛法門之要髓也。如何稱為憶佛?憶者,與念有別。念猶是粗,憶則為細。念是第六意識在用。憶則此之種子,已種於八識(阿賴耶)田中,根深柢固。故大勢至菩薩,以母之憶子為喻。世人母之憶子,雖無口號心思,而此心耿耿,坐臥不安,片刻難忘。如儒家所謂:“必有事焉!”誠敬之極也。憶之為象,菩薩已用善法言之矣。今復不惜眉毛,以眾所習知之惡法為喻。此事必要如求名求利,念念孜孜,片刻不忘;乃至如男女戀愛,永綰相思之結,心心相印,靈感互通。如第六代達賴喇嘛之情歌雲:“入定修觀法眼開,啟求三寶降靈臺;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又云:“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眼前;若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若能如此如此,依法深入,則由念而入憶,即由粗而入細。如此久久,念憶工深,不必著力,自如有事拳拳服膺,若有物在心,團團不化。或在現在,或在未來,忽爾此憶之一念,頓時開發,如洞開無物。此心此身,脫焉如忘,所謂花開見佛,自然不假方便,常光互接,入於淨土佛之心中。此中微妙,非言可詮,惟到時自知耳。若以散心念佛一聲,或唯具一信願深心,臨終亦必可往生,惟品位有別耳。
第二,唸佛成果,以淨土為極則。淨土亦分為二門:(一)唯心淨土門。(二)實有淨土門,皆為觀慧之學。先釋淨土:土之與地,在理為表持種之義,在事為實質土地。淨者,為對染說。粗則一切惡法,如貪嗔痴,人我是非之念(具如《百法明門論》所云),皆為染汙之法;細則善見法執,亦為染法。如得至上節所述心開念寂,心身兩忘,忘亦不立,空亦不見。無物無心,離諸二邊對待之見。對待不立,絕待之體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