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服,如果條件允許還會做一些傢俱,這個時候的傢俱叫“多少個腿”,比如三十六腿,四十八腿,這些都是看家境好不好的標誌,是不是家境殷實的好人家就看這個。
“知道了,姐,你就安心做新娘吧,我會聽秀華姐的話,也會照顧自己的。”在這種氣氛下,劉秀松也深受感染,畢竟她是最親近的人之一。
“恩,要好好上學,有事情就跟環姐說,姐嫁的也不遠。”劉秀環又幫劉秀松整了整衣領,現在這個衣服還是劉秀環的,穿小了就給劉秀鬆了,穿在身上不怎麼合身,有點偏大。
“放心吧,姐,你這麼漂亮,我要是姐夫就等不及了,趕緊來搶走新娘子。”劉秀松不想讓劉秀環看到自己的感動,略帶調皮的說了一句。
“去,拿姐說笑,小弟真的長大了。”劉秀環這次揚起來粉拳揚了揚,眼睛裡露出的卻是慈愛的表情,看著劉秀松,摸了下他的頭。
劉秀松在劉秀環結婚前都沒去上課,因為中間瑣碎的事情越來越多,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丁,在堂姐的喜事上,劉秀松不可避免的被頂了上去,尤其是待客。
經過簡單的培訓,前世歷練過40歲的成年人待人接物方面,非常的成熟。看著突然長大的劉雲松,與以往迥然不同的弟弟,劉秀環也歡喜激動:孃家終於有人了。
在當地雖然不再講究孃家勢力,但在鄉土人情上,尤其對出嫁的女子來說,“孃舅”始終是一個忽視不得重要力量。如果夫家實在不像話,孃舅的作用更顯得重要了,畢竟前半生都是兄弟姐妹一起生活,感情也最深。
劉秀環在結婚的這幾日,將村裡和公社裡各種關係以及家裡的所有事情都交代了一遍,以前都是交代給劉秀華,現在不自覺的就轉給了劉秀松,劉秀松越成熟,劉秀環越放心。劉秀華也看著這個“弟弟”成長起來了,一點都不嫉妒,放佛卸下了千鈞重擔,恢復了小姑娘的童真和活力。
很快結婚日也到來了,劉秀松和劉秀華很早就起來一起去幫忙,他們兩個一個是堂弟,一個是在外人看來至少是名義上的“堂妹”,作為孃家人,一定要到場的。
很多工作都準備齊了,就是與坐在院子裡的鄉親說著家常,劉秀環也穿著紅妝等在院子裡。
不久就看到了一個斯文的青年歪歪斜斜的推著腳踏車跨過了門,一身正統的“毛裝”,上面左邊口袋上彆著一直鋼筆,中間從後面串起來一隻大紅花。
那個時候物資奇少,腳踏車更是貴重品,結婚的時候都是借的,幾乎每個青年結婚的時候都會去借輛腳踏車,女的會借尼龍襪和圍脖。
劉秀松在一進門就認出了這個“姐夫”李明山,看到他進來,劉秀松也趕緊將劉秀環身上的大紅花扶了扶,然後低聲了說了句:“時辰到了,祝姐姐姐夫幸福!”
李明山初中畢業後就留在了公社裡唯一的一個供銷公司工作,算是技術幹部,當時很多比如放映員等都是技術幹部,按照現在的說法也算是體制內的人,當時是官企不分家。
後來他努力奮發上了大學,留校任教,也把劉秀環接了過去。在劉秀松重生前一直做到經管學院的副院長,在學術界都享有清譽,同時夫妻和睦,可以說是難得的好丈夫,好父親。
劉秀環有點呆呆的看著這個弟弟,一時什麼都忘記了,劉秀松拉著劉秀華上前一起擁抱住了她,他心裡實在高興,就在她們兩個耳邊輕聲的說:“弟弟一定會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
劉秀環聽到喜極而泣,這個弟弟終於長大了。
許宏彥之前一直對劉秀松沒太多印象,這段日子以來給她的驚奇很多,首先就發現他落落大方,與以前相比已經截然不同,其次講話也跟大人似的,滴水不露,人也非常的機敏,她對劉秀松的印象大為改觀。
忙亂一陣,送走新郎新娘,孃家人要在一起聚餐,感謝各位幫忙來的鄉親。這個時候的聚餐也就最多是下碗麵條,幾十人一鍋素面,“哧溜哧溜”聲不絕於耳。
劉秀松看著有點吃驚,以前從沒意識到這些生活細節,這次才發現,這種吃飯方式絕對是“現象級”的,在以前或許有,在以後絕對不會有。
不過這個也不奇怪,在特殊時期影響期間,連賓館也只有肉面和素面賣,其他的什麼都沒有,紅白事估計也就只有面來招待了。
大家吃過麵在大嬸子的分配下拿走了各家的桌椅板凳和鍋碗瓢勺後四散了,大嬸子幫忙打掃了院子後也走了,時間已經到了晚上,整個院子就剩下的人劉秀松和劉秀華兩個人,兩個人將院門掩上就回到了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