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總比什麼都不動強。”劉秀松被剛才劉雲先的訊息弄的心神不屬,不過看張華昆一本正經的跟他商量,只好抱歉的一笑。
張華昆一拍大腿,決定了,就這麼幹,只要完成了,多了給獎勵也不是什麼問題,所有權和分配權都沒有變化嘛,多了獎勵跟計工分也差不多,多計就行了。
張華昆目前幕僚班子不行,小黃就是個拎包開車的角色,無法給他分擔壓力,黃放和周毅畢竟是常委,也不適合天天密謀什麼,再說了他自己也歷練的少,畢竟才30多歲,好就好在想法他接受的也快,一聽就明。
劉秀松這次來縣城知道了劉秀華的問題之後心裡放鬆了下來,現在他最怕的是老王家又出現了,這次收穫還是很顯著的。
張華昆雖然頂住了劉家堂公社的柳樹種植計劃,不過還是受到了曹良果、張韜和曹良弓的聯合刁難,不知道為什麼張華昆對劉秀松特別有信心,所以他抵住了魚塘不播種冬小麥,上千畝的池塘地空置等待春天插播柳苗。
不過做這個還是冒了很大風險,畢竟種了地,那麼就有公糧收,不過這事楊華還沒表態,所以只要沒有制止,那麼就可以做,至少常委會也沒研究過這個事情。
張華昆看到劉秀松將手裡的信件翻譯好拿給他的時候,他的眼睛都直了,信全(香港)貿易公司願意訂購1萬美元包括柳編在內的手工藝品,這個是當初劉秀松在臨水縣看到的幾個公司名字,信全也是當初他做臺灣公司時候打過交道的幾個公司之一,不過在前世也只是個不大不小的公司,想不到現在就開始了貿易。
劉秀松直接投石問路的幾個公司很多都沒有回饋,尤其是美國那邊的,由於中美沒有建交,所以直接通道無法打通,不然可以直接賣給沃爾瑪、西爾斯或者凱馬特等這些百貨公司。
由於這些信是以他縣裡的名義發出的,所以回信也是先回到了張華昆這裡,不知道是不是信全公司看到了全英文的,居然回信也是全英文的,別看現在英語誰都能說個ABC,在當時這幾個字母也沒幾個人認得。
縣裡沒人看得懂,竟無人知道是什麼意思,由於已經有了國家外事局的章,所以這封信是合法的,這就導致了這封信到了劉秀鬆手裡才發了解清楚了原委。
信全(香港)貿易公司決定訂購1萬美元的工藝品,要求全是小型的柳編籃子,每個0。25美元,不過劉秀松知道他們實際售賣價格絕對超過2美元一個,不過這每一個0。25美元已經是很高的價錢了,人民幣4毛錢左右,熟練工人一個人一天可以編10個以上。
劉秀松回去之後第一時間去見了劉雲東,將這個訊息傳遞給了他,同時要儘快以劉家堂公社供銷公司與對方簽約,防止節外生枝,同時儘快將池塘植柳計劃做好。
在當時的體制下,這種訂單是不合乎規定的,不過只要有了這種訂單,再走回合法程式就很輕鬆了,能跟國內公司做生意,哪個沒有點政治背景,只是看強弱而已,強大的背景就做一些緊俏物品,比如鋼鐵、石油等之類的,一般的就做一些輕工之類的,所以信全公司這1萬的訂單對信全來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對臨湖縣來說確是大事,整個政府財政有幾十萬的現金就不錯了。
而創匯的產業,根本沒有。
信全公司的這個訂單雖然比較小,但劉雲東還是鄭重其事將這個事情交代給了李明山,因為他學歷最高,第二是他本身負責供銷公司,在簽約前只能幾個人知道,簽約後再大力宣傳。等瞧瞧辦完了這幾件事情之後,已經接近年關。
………【第39章 姐弟把酒盡歡的年夜飯】………
為了儘可能在新書久一點,將每天一章,雖然一章但情節會越來越快,過了這段時間將加快更新,稽首求諒解!
進入冬月之後,玩玩鬧鬧的日子總是過的特別的快,不過由於此時特殊時期氣氛依舊較濃,所以家家戶戶也還是默默過春節,但幾年劉家堂公社明顯不同,因為今年的養魚和養豬都獲得了很大發展,公社盈餘超過了十萬元,所以公社給每個人配了半斤豬肉,半斤魚,二兩高粱酒,二兩豆油,算是個大的豐收年,同時公社還請來了放映隊,在過年期間給大家放兩場電影,整個公社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一年到頭忙碌下來,難得的真正拋下一切,專心過年。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民間歷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漢族過春節,時間較長,一般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為止。
春節大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