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劉秀松的材料裡就寫了幾篇之前自己琢磨和討論的論文,其中一篇是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篇是關於投資和風險關係的,另外兩篇是劉秀松、張行和岑棣一起討論過無數次的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方面的,同時自己做了自我推薦信。
前世在臺灣公司給上司述職的時候都是用英文或者中文甚至日文,主要看上司是哪裡的人,所以寫這種自我推薦還是很好辦的,就寫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將來的研究方向。
做好了這一切之後就開始了等待,本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老師出國了,他的學生一般要轉給其他的老師來代,不過劉秀松給自己的老師一些建議,讓自己按照旁聽的方式學習,同時跟著岑棣老師學習,同時也可以照顧一下岑老師的生活,訪問學者是兩年就回來了,正好回來的時候自己可以畢業,不會耽誤的,張行看劉秀松這麼通情達理,自然更加的愧疚,於是在張行的堅持下,北京大學就將劉秀鬆放養了,當然這樣他也自由了。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國內的風向陡然而轉,個人企業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在神州大地破土而出,整個政治氣象為之一新。
劉秀松也看到了這個情況,他打算過年的時候放假回家,他現在由於比本科生的補助還多,平時也沒什麼花費,所以回家還是很輕鬆的,而且還有之前的撫卹金,所以手頭上還算寬裕,最關鍵的是他發現沒有辦法換到美元,得找公社的進出口公司想辦法,這樣走的時候就可以不會猝不及防,他在張行離開之後不久就收到了紐約大學的獎學金,這種速度讓他異常的詫異和驚奇。
不過回一趟家並不近,需要15個小時,那個時候火車如龜速一般,不過還好就是沒有後來外來工上億人同時回家的場面,回家的路程還是比較輕鬆的。
這次回家本來許宏彥不想回了,因為她家裡比較困難,正好可以將獲得補助寄回家裡,但劉秀松卻覺得無論她回不回家,那麼自己給她買了票一起回臨湖也可以。
這樣一行就是三人結伴回去,秦柯的回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平時都可以看得出她家庭條件並不差;不過這次據說是去他叔叔家,因為他叔叔一直把她當女兒養,所以在徵得老爺子同意之後就決定去濟湖市他叔叔家。
一路上許宏彥和秦柯興奮的談著校園生活,對他們來說,這一年的學習是新奇的,接受到的資訊是異彩紛呈,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讓她們充滿了激情和渴望。
“大毛,你怎麼不說話啊?”許宏彥一直在偷偷的看著劉秀松,現在接近14歲的劉秀松已經達到了1米7多了,比她高了一頭,外形俊朗,鼻樑挺直,氣質不凡,每過一段時間來看,都可以看出變化,現在越來越帥,越來越成熟,自己常常的被他吸引,特別喜歡看他專注的樣子。
“對了,大毛,你的留學申請過了嗎?”過了一年,秦柯也長成了大姑娘,儘管不如許宏彥成熟文雅也發育的很具規模,尤其是身材更窈窕,更明豔動人。
外國語學院的課程相對比較輕鬆,而且女孩子也多,秦柯整日樂呵呵的,經常無憂無慮的哼唱著一些不知名的小調,彷彿無憂無慮的百靈鳥。
她自從知道劉秀松叫大毛,也開始跟著叫大毛。劉秀松只好無奈的笑,反正大毛就大毛吧,中國的小名都是這樣的,叫小狗小貓的都多著呢。
“紐約大學那邊給了迴音,給我郵寄了I-20入學通知表,不過我還需要給學校寫一封申請,這個入學通知跟張行老師的那個不一樣,只希望別再用新的表,這樣重複郵寄,太浪費時間,也太麻煩了。”劉秀松還是開心的,這次張行老師按照他的計劃第一時間給了普林斯頓、斯坦福、哈佛、明尼蘇達等幾個學校都投遞了他的材料,卻沒有迴音。
不過在一次學術交流的時候居然偶遇到了一位教授是紐約大學的,他正好有一個福斯基金會的研究專案,對中國特別感興趣,兩人聊得興起,張行就說起了劉秀松的事,紐約大學的教授很感興趣,就拿著申請材料走了,於是劉秀松很快就拿到了入學表,還獲得了由福斯基金會發放的特別資助,只要學校同意,報給教育部,基本上就完成了,直接等待通知出國就行了。
“真羨慕你啊,可以出國,要是我也能去就好了。”秦柯小丫頭眼睛裡閃現出神采,特別的期盼的樣子,這個也跟國家的教育有關,剛剛整個國家從國外的視野看過來,突然覺得不一樣了。
國家落後,我們還在小農經濟,人家國外都現代化了,這肯定引起一些一些議論。尤其是學校更是資訊傳遞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