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富新路子。
車還未到小山鎮,已見伴隨大半生、乃至終生幽藍的太行山,巍巍聳立、挺拔,雖早入冬,仍殘留著片片紅葉,藍天白雲,麗日晴空,十分壯觀。
頭頂,鴻雁列陣,向南飛去,似出征將士奮翅高翔,不是公務纏身,多想投入她的懷抱,永遠,永遠……
正跑馬般想著,熟悉的鎮前山上山下,面目全非,一排排、一層層隨著山勢,全被有序柵欄覆蓋,大概是養豬場和牛欄。山下,廠房林立,正象王堅彙報,提前完成土建,給生產線安裝和試車運作創造條件。離龐大廠區不遠處,幾棟樓房也將封頂。
張偉興奮地:“好個張軍,天時、地利、人和全讓他佔盡,似眨眼間平地冒出座新城!”
“是啊!”彭劍感慨道:“無疑又是匯江第二個開發區、科技園,正如白雲、李輝所講,為農村、農業、農民闖出條新路子,致富有望。”
車到正在施工樓前,人來人往,螞蟻搬家式忙碌著,足有幾平方公里場地,到那裡去找張軍、石碧,聽聽情況,解困釋疑拍板,盡“後勤”之責。
此時,頭戴柳條帽,身穿髒兮兮工裝的人,從樓頂隨吊車下來,老遠嘶啞著嗓子喊:“二位這麼早就趕了來?”
張偉大聲說:“能給找下張軍指揮長嗎?”
來人邊跑邊笑:“書記是官僚,還真的老眼昏花?”
兩人一怔,正是張軍,乾瘦臉上,幾被塵垢覆蓋,張偉既激動又心痛,上去砸他一拳:“好你個張軍,還真差點認不出來。”
彭劍不忍:“小弟,你也五十出頭了,切不可硬拼,照照鏡子,都成啥樣子,連個老農都不如。”
張軍滿不在乎:“我本是土生土長莊稼漢,鄉親們幹勁,和他們在一起,還真以為是當年小夥子呢,放心,身子硬朗著呢,下夜班後,給辦公室打聲招呼,選個山凹處,大地當床,太陽似被,美美睡上一覺,連夢都沒有,要比城裡早晨去公園打太極拳強得多。”
彭劍生氣地:“飢黃面瘦的,還唱高調?”
張軍無奈:“創業難哪,白雲、李輝幾個年輕人提出,明年開春,陸續試車,逐項投產,土建工程決不能拖後腿,為此,晝夜兩班,把工期往前趕。”
一提白雲、李輝,兩人心頭一熱,齊問:“他們在哪兒?”
“正在組織安裝生產線。”
“走,看看他們。”張偉迫不急待地說。
躲閃著熙熙攘攘人流,進入八卦圖式廠區,邊走,張軍不斷指點,這是什麼生產線,那是冷凍庫、恆溫室、儲存站、化驗房,五花八門,看的眼花繚亂,早迷了方向,沒張軍帶路,真難找到進出口,足足走了一個多鐘頭,才在個車間見到白雲、李輝。
豈知,兩人帶領歸國一幫年輕人,對事業保持著熾熱追求,廢寢忘食,不停地跋涉在科學殿堂,用所學知識,不斷創新,感染了周圍的人,薰陶出一批勇於奉獻、蓬勃向上群體,開拓進取,致使新的工藝安裝既有序又節節提前。也是一身皺巴巴工裝,臉上油漬斑斑,齊喊:“張伯伯、彭伯伯!”朝跟前跑來。
張偉、彭劍一人拉著他倆一雙粗糙的手,張偉心疼地:“小侄女,你們辛苦了!”
李輝象李承斌性格,期期艾艾,話語不多。白雲到是開朗:“有張軍叔、石碧伯伯這麼好榜樣,我們年紀輕輕,算得了啥!”
彭劍問起進展情況,白雲說:“炸薯條、泡麵生產線只待除錯,肉聯屠宰加工生產線裝置安裝,亦將完成。上述相關配套工程諸如儲存、保鮮、恆溫等一系列工藝安裝,基本就緒。唯玉米生物工程處理,科技含量高,技術效能強,工藝與化驗裝置已運來,亞男姨從幾個院校招聘的一批專業對口畢業生,畢竟是書本上知識,想邊安裝,邊培訓。”白雲喘了口氣:“至於營銷,石碧伯伯不顧年老體弱,帶人到省內及周邊省市考察市場、踩點,現在又不知跑到那兒,和張軍叔及相關人員反覆論證,每項產品,質量上高起點,打造自己智慧財產權,叫響品牌,擴大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確保簽約出口信譽同時,在國內,銷售網路覆蓋面儘量擴大,佈局直至縣一級,在進軍城市同時,切不可忽視農村潛在大市場,這不單回報率問題,更主要能逐步規範農村人口飲食結構和營養合理搭配……”
張偉、彭劍聽著白雲娓娓之談,十分動容,為能有這樣愛國敬民晚輩自豪。
彭劍問:“二位怕兩年多沒顧見父母了吧?”
李輝說:“父親前段進山,專程看了我們。”
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