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這場戰嘛,我們身為軍人,還是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一邊的參謀長楊業孔站起來勸說。
“是啊,軍情緊急,杜副司令還是先遵照命令執行吧,有分歧留待以後再討論也不晚。”又一個參事出來幫腔。
“我堅持保衛棠吉、梅苗的意見。”杜聿明態度堅決。
“中國軍隊吃飯不打仗嗎?”史迪威話語刻薄起來。
“我吃的是中國飯,而不是吃英國飯!”杜聿明反唇相譏。
會議室裡鬧成了一鍋粥,史迪威、杜聿明相互漫罵,再不是討論的語氣。
“即使喬克巴當發現敵人,有新編38師掩護英軍撤退已可安全無虞,我軍應顧全大局,不要前門拒狼,後門進虎,致使我軍一敗塗地。”杜聿明強壓怒火,仍希望能勸說史、羅二人改變部署。史、羅二人無動於衷,筆在手上轉來轉去。 。 想看書來
鐵血男兒(2)
杜聿明看下錶,再這樣討論下去只是浪費時間,“我接受命令,但我必須宣告,如果再偵察還是沒有敵情,我不會把二OO師都開去喬克巴當。”
從會議室出來,杜聿明把戴安瀾拉到一邊,“我馬上去梅苗找林蔚,你別讓師主力都去喬克巴當,先派一個團先走,等我從梅苗回來再決定。”
歷史的天平在此刻發生傾斜——四月十九日如果杜聿明與史、羅二人徹底決裂,堅持將第5軍全部向棠吉集中,日軍就不會向薄弱的東線快速突進;如果不讓二OO師在喬克巴當和棠吉之間疲於奔命,二OO師至少可以提前三天到達棠吉,也就不會有二十三日棠吉的失守,更不會有之後臘戍的淪陷。
幾座巨大的油罐在爆炸聲中轟然倒塌迸裂,黑色的液體奔湧而出,瞬間被槍火點燃。火海漫向低處,日軍陣地頓成煉獄。
“全團衝鋒——!”孫立人掩飾不住激動。他知道,勝負已分,自己創造了奇蹟,中華抗戰史上,再難抹去他的名字。
四月的緬甸天氣乾燥,日軍的衣服被火苗一燎既著,而113團因為渡河不久,全體將士渾身溼透。戰神眷顧了這群中華戰士。
戰鬥持續到午後三時,幾乎十倍於國軍的日軍第33師團被完全擊潰,在陣地上丟下1200餘具屍體後撤出戰場。到下午五點,日軍的槍炮聲漸漸稀遠,顯然是在加速後撤。
“孫將軍……”史利姆眼裡閃著淚光,他幾乎不敢相信,國軍僅憑一個團就打敗了日軍一個師團。
“張琦——把張琦叫來!”孫立人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周圍卻沒有一人說話,弟兄們眼裡有悲傷。
“師長……三營長陣亡了……他死前還在喊:弟兄們,殺呀……”說話計程車兵哭出了聲。這一仗下來,太多的弟兄沒了,113團幾乎減員一半。
孫立人興奮的神情在臉上凍結。一將功成萬骨枯,面對被屍首覆蓋的戰場,誰又是贏家,誰又是敗者。
血色的落日懸在西山,映紅蜿蜒向東的賓河。賓河渡口,113團全體將士無聲佇立,為那些死難的弟兄。
英軍龐大的車隊、馬隊在國軍的掩護下,向賓河北岸有序退出。隊伍裡有英國人、緬甸人、美國人;有軍人、傳教士、新聞記者、隨軍家屬。這些死裡逃生的人,望向路邊一列列整肅的國軍隊伍。這些中國士兵並不高大,他們卻看見了崔嵬;這些中國士兵滿身泥血、一臉硝煙,他們卻看見了英武;這些中國士兵眼裡有剋制的哀傷,多少弟兄為救他們拋骨異鄉……
“中國萬歲——!”
“中國軍人萬歲——!”
人群發出壓抑已久的歡呼,蹩腳的中文,舉起的拇指,盈眶的熱淚,發自心底的感激。
英國軍官抱著中國士兵歡呼跳躍,中國士兵的身體僵硬如木偶,他們不習慣洋人這樣的禮節。
“弟兄們,你們沒有白死。”他們在心底輕輕地念,木納的臉上牽出一絲笑意。 。。
鐵血男兒(3)
仁安羌大捷轟動英倫三島,一掃英國人對國軍的輕視和偏見。中國舉國上下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英國人在《太平洋戰爭》中寫道:“中國援軍的英勇行為向史迪威和英國人證明,當這支友軍遇到優秀的指揮官時,是多麼的勇敢善戰……”之後孫立人獲“英帝國勳章”和美國“豐功勳章”。
“謝謝!感謝孫將軍!感謝偉大的中國軍隊!”史利姆和斯高特一起抓住孫立人的手。
“援救盟軍,是中國軍隊的責任,兩位將軍不用如此客氣。”
孫立人轉身下令,“命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