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過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來的大門終於開啟了。
目前,促使兩國關係正常化,爭取和緩緊張局勢,已成為中美兩國強烈的願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我們相信,我們兩國人民這種共同願望,總有一天是要實現的。
美國人也從周恩來的祝酒詞中聽到了中國人對雙方分歧問題的解決辦法:
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但是,這種分歧不應當妨礙中美兩國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正常的國家關係,更不應該導致戰爭。……我們希望,透過雙方坦率地交換意見,弄清楚彼此之間的分歧,努力尋找共同點,使我們兩國的關係能夠有一個新的開始。
2月28日,就在尼克松即將結束訪華回國的時候,中美《聯合公報》在上海簽署並發表。
結束訪問的尼克松還對這7天的工作作了這樣的評價:“我們訪問中國的這一週,是改變世界的一週。”
為“改變世界”,東西半球各伸出了兩雙巨人的大手——毛澤東、周恩來;尼克松、基辛格。
中美兩國關係,開始遵循《聯合公報》的精神,走出對抗,走向合作和正常化。
當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終於踏上中國的土地,並同毛澤東、周恩來進行了跨越海洋的握手時,世界的局勢,的確如尼克松所說,在一週內被“改變”了。日本的政局,也由此被“改變”。
“改變世界”,拓新格局(10)
6月,佐藤內閣在搖搖欲墜中聲言要辭職。圍繞自民黨總裁選舉,田中角榮、福田赳夫、大平正芳、三木武夫四人進行了激烈的角逐。田中和大平是多年政友,個人關係亦十分密切,兩人事先達成協議,支援得票多的一方。田中在競爭中得到黨內多數人的支援,大平決意全力協助他。這兩人在改善中日關係上態度都是積極而明確的。
7月5日,田中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戰勝福田,當選總裁,次日,又在國會上被指名為日本新一任首相。
7月7日,田中內閣組成,大平任外相。當天,田中角榮發表早已醞釀好的首相談話,明確表示:充分理解中國方面提出的中日復交三原則(即: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二、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日臺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應予廢除),“儘快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邦交,在動盪不安的世界形勢下,努力地推進和平外交。”
就在田中首相就職的這天,外相大平正芳也表示:“為實現邦交正常化,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個時期訪華。”
對田中內閣的這一態度,資訊靈通的周恩來反應神速。9日晚,他在歡迎葉門政府代表團宴會的致辭中談及新成立的田中內閣時,把話放了出去:“長期以來,一直採取敵視中國政策的佐藤政府任期未滿就宣佈下臺。7日成立的田中內閣明確表示在外交方面要早日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這是值得歡迎的。”周恩來的這一講話,對田中角榮實現自己的宏圖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為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周恩來作了周密的安排……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的專機徐徐降落在北京機場。以首相身份來訪的第一人,不是早在50年代周恩來就邀請的鳩山一郎,而換成了田中角榮。
這天上午,周恩來帶病前往北京機場,迎接田中角榮的到來。當中國和日本這兩個一衣帶水的鄰邦的總理緊緊地握手時,軍樂隊奏起了兩國國歌。歡快、高昂的歌聲,把中日關係帶進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當天下午,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田中角榮一行的主要官員。隨後,在安徽廳和田中首相舉行了第一次限制性會談。
當晚,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專門為田中角榮一行設宴,並發表了意義深遠的祝酒詞:
田中首相來我國訪問,揭開了中日關係史上新的一頁。在我們兩國的歷史上,有著兩千年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兩國人民結成了深厚友誼,值得我們珍視。但是,自從1894年以來的半個世紀中,由於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中國,使得中國人民遭受重大災難,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樣的經驗教訓,我們應該牢牢記住……
當前,世界形勢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田中首相就任以後,毅然提出新的對華政策,宣告要加緊實現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正常化,表示能夠充分理解中國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