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頁)
報社那個去雁蕩的名額吧?”她緊接著咕噥了一聲,“最近家裡氣壓太低。”
“你想去就試試吧。”他回道。
二人又不鹹不淡地扯了幾句,皆因心情都不好,很快就結束了通話。
百無聊賴,他果真找出通訊錄聯絡高中同學,一圈打下來,不是上班沒時間,就是人在國外,又或者在外地工作沒回都江。
細想一下也是,他當初上的都江一中是省級重點中學,裡面出來的學生,60%以上都是進入燕京、華清這樣的名校,畢業後大都留京工作,再不濟也能上西南大學,而進入西大的那些同學,又有絕大部分最後都選擇了出國。
像他這樣回西南來,而且還一直下到基層的,絕無僅有。
何況,大家大學畢業都才半年多,均處於事業起步的艱難階段,別說有時間有心情來見老同學,就是新春假期都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他只能放棄見同學的打算,乾脆給幾位高中老師打電話,一問之下竟然讓他聯絡到兩位,當下約了時間、買了東西去拜訪。
見過師長後,孟謹行的心情開朗許多,打了夏明翰的電話,說是回來過年,想找個時間登門看望。
夏明翰當即讓他隔日晚上去他家吃飯。
第139章 京中風聲
接下來這天正是大年三十,華蘊儀母女都換了班休息,孟清平也破天荒中午就回了家,已經很久沒有團聚的一家人,一起去了孟謹行的爺爺家。
老爺子是抗戰老兵,45年日本戰敗,他隨部隊收編敵產,眼見著大小長官巧取豪奪,憤然之下脫離部隊回家以擺水果攤為生,到49年解放的時候,憑著辛勤勞動所得,孟老爺子已經開起一家像樣的水果鋪,雖然賺不到大錢,但照顧一家人的溫飽沒有問題。
老爺子看著人民軍隊從建國開始作風過硬,到國家搞公私合營的時候,他便毅然將水果鋪上交國家,自己成了商業局一名光榮的工人,被分配到肉店賣豬肉,幾年下來練得一手好刀工,一刀切下去,顧客要三兩肉,他絕不會多半分或少半分。
可惜,好日子不長。
老爺子好酒,一次酒後不慎說起自己的當兵經歷,被同事打了小報告。
當時全國上下正處於一片混亂之中,老爺子一來二去被整成了敵特,大兒子孟清太為自己的前途,跟全家人都劃清界限,從此沒了往來。
兩個女兒一個去了西疆,一個去了遼北,孟清平也與妻子和剛出生的女兒全家下放農村。
也是老爺子骨頭硬,愣是從那場**中挺了過來,78年他的冤案平反,兩個女兒都已在異鄉生根,孟清平回到都江被重新安排在都江南坪區公安局工作,孟清平的母親則已於69病逝。
華蘊儀帶著兩個孩子直到五年後,因為省人民醫院公開向全省招考赴藏醫療人員,才得以離開農村,將關係盡數轉回省城都江。
而全家人正式團聚已是又兩年之後,華蘊儀援藏回來正式在省人民醫院工作。
孟清平在全家團圓後,曾打算與父親同住,但老爺子歷盡人生風雨,早看淡世事,寄情于山水,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
孟老爺子最近也剛從南方三省旅遊回來,孟清平一家過來與他一起吃年夜飯,他正好抓到聽他訴說旅途見聞的人選。
華蘊儀與女兒忙著做吃的,老中青三代則坐在狹窄的起居室聊得開懷。
孟謹行沒想到爺爺雖然年紀一大把,這幾年到處遊歷,不但把身體練得更硬朗了,眼界也變得極為開闊,一些先進名詞也能隨口拈來。
一家人陪老人一天,吃飯聊家常說見聞談工作,直到晚上近九點,孟老爺子送他們出門,這才囑託孟清平給兩個女兒寄點過節的東西去。
孟清平應了,猶豫著問要不要讓大哥回來拜年?
老爺子立刻拉下臉,說沒有這個兒子!
孟清平只得怏怏地帶著家人離開。
路上,孟謹行低聲對父親說:“爸,你明知爺爺不想提那個人,為什麼非要掃他興?”
孟清平看他一眼,嘆著氣道:“你不懂!”然後便沒了下文。
……
大年三十晚,都江上空鞭炮聲此起彼伏響了一夜,孟家人和許多家庭一樣,守著春晚聊到午夜後才各自睡覺。
大年初一大早,一家人按都江習俗,吃了用孟老爺子自制的酒米粉子做的湯圓,取義和和範範、圓圓滿滿。
華蘊儀忙於工作,這些年不怎麼進廚房,倒是練就了孟清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